中国农大在基因组印记调控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Genome Research在线发表中国农大赖锦盛教授课题组题为“Parent-of-origin-dependent nucleosome organization correlates with genomic imprinting in maize”研究论文,在玉米基因印记表观调控机制上取得新进展。
基因印记是一种特殊的表观遗传现象,致使部分基因表现为只在某一亲本来源(父本或母本)等位基因表达。在植物中,基因印记主要发生在胚乳组织。鉴定印记基因并研究其调控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核小体是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其位置与基因转录水平密切相关。赖锦盛教授课题组最近研究中,以玉米授粉后12天的B73和Mo17正反交胚乳为材料, 利用MNase-seq技术获得了全基因组范围内的核小体定位数据。结果发现在胚乳约八百万个核小体中,有约2.3%的核小体是印记的。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印记的核小体往往以单个核小体的形式出现在基因组中。父本印记核小体(paternal specifically positioned nucleosomes)上表现为父本的高甲基化和母本的低甲基化。然而母本印记核小体上(maternal specifically positioned nucleosomes)的等位基因间不存在DNA甲基化差异。由此推测植物中发现dme介导的DNA去甲基化很可能会介导核小体的解离。另外该课题组还观察到父本印记核小体往往与MEG关联,并且主要落在MEG的TSS上。母本印记核小体往往与PEG关联,也主要落在PEG的TSS上。这暗示着等位基因特异的核小体的解离与印记基因单等位基因表达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农大为该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董小妹(博士)、陈建(博士后)和李彤(博士在读)为该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作物功能基因组与分子育种中心赖锦盛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