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助推妇女赋权与发展——“乡村振兴与妇女发展”学术研讨会之新视点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将妇女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激发女性的主体性能动性,保护女性的利益诉求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在近日举行的“乡村振兴与妇女发展”学术研讨会上,150余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妇女工作者围绕“妇女与乡村社会变迁”“妇女、赋权与发展”“妇女、流动与婚姻家庭”“妇女与乡村文化”“妇女与乡村治理”“妇女与发展实践”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交流。
■ 吴惠芳
6月9日~10日,由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联合举办的“乡村振兴与妇女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钱学军和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所长、《妇女研究论丛》主编刘亚玫在开幕式上致辞,畅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强调了充分调动妇女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2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妇女工作者等150余人与会,围绕“妇女与乡村社会变迁”“妇女、赋权与发展”“妇女、流动与婚姻家庭”“妇女与乡村文化”“妇女与乡村治理”“妇女与发展实践”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妇女赋权与乡村社会变迁
社会转型背景下,乡村社会正在经历变迁。女性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实现性别平等与妇女赋权也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传播学院加拿大国家特聘教授赵月枝认为,乡土文化复兴和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涵,也是实现性别平等的前提。她认为,要在乡土文化复兴中强化性别平等意识,挖掘和弘扬妇女解放时期的性别平等理念和丰富历史资源,防止宣扬和美化传统父权意识。要重视留守妇女和中老年妇女在传承乡村社会文化习俗、技艺和民间知识中的特殊地位和主体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孙庆忠教授从他亲手创办农村社区大学的一项乡村教育实验说起,生动展示了在年轻人纷纷流出乡村、向往城市从而面临生活意义缺失的困惑中,年轻的“妈妈学员”在知识分子的文化干预下重新获得生活希望、找到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生命变革。他认为,社会需要变革,每个人的生命也需要变革。要改变他人和改变社会,前提是要使自身的生命从根本上有所改变。
乡村振兴不仅要实现产业兴旺,同时还包括了生态宜居、农业可持续发展等诸多层面。中国科学院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宋一青研究员从乡村振兴战略所强调的“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角度展现了农村妇女在粮食安全、可持续农业和自然资源管理等方面的行动。她指出,农村妇女在参与式选育种、社区资源登记和建立种子银行、践行生态农业和构建参与式互信体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她们在“保护种子”的运动中也找到了一条组织化之路,为积极、主动地推动性别平等化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道路。
中国农业大学法律系教授、农业与农村法制研究中心主任任大鹏立足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妇女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制度建构进行了思考。他认为,实现承包关系“稳定”的目标决定了目前的土地承包制度以户而不是以人为单位,家庭内部人口增减不是调整承包关系的依据。因此,当妇女由于婚姻关系变动而发生人身迁移时,就容易产生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纠纷。“三权分置”背景下,以人折股、家庭成员变动、土地流转等实践中都潜藏着不利于妇女权益保护的因素。
妇女、流动与婚姻家庭
女性的流动与留守问题及农村地区的高彩礼问题也成为与会学者的重要关切。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社会学院段成荣教授在题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国流动/留守人口的趋势与特点”的报告中,提出流动人口与留守人口现象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最重要的一个人口特征。流动人口规模持续增长并表现出一些新特征,如性别构成的均衡性、女性人口流动的自主化和流动的家庭化等。与此相对应的是大规模留守人口的存在,其中城镇留守妇女问题、留守丈夫问题、流动与留守儿童动态变化问题等需要得到更多关注。
来自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的青年学者王会光立足微观的田野调查,考察了农村高额彩礼内部的运行机制、内容及要价形式。他认为,目前学界所谓的“因婚致贫”只是从经济层面的单一维度出发关注到了高额彩礼对农村居民经济状况的影响,缺少对居民精神层面的考察。“因婚致贫”这一学术命题还有待进一步的论证。
农村妇女参与和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是治理有效,因此促进农村妇女参与乡村治理也是一个重要议题。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金一虹教授报告的题目为“村庄政治与性别政治——后集体时代农村妇女的公共参与”。她从日常生活和性别政治的角度重新定义了村庄政治,分析了作为“非世居者”的农村妇女是如何通过从日常的“微参与”“软参与”到直接维权、修改乡规民约以及参选“谋政”等方式,或间接或直接地介入到村庄治理和村庄管理之中的。她认为,性别政治深嵌入村庄的血地缘脉络之中、受制于村庄政治;性别政治的发展逻辑也有改写村庄政治规则的可能。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研究员李亚妮认为,家庭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是妇女参政过程的基础资源。能动性策略是女性自我赋权的过程,有助于打破传统的以男性为主的取向。因此,她建议在吸纳农村精英妇女进入基层妇联组织工作的过程中,将家庭资源和女性能动性结合起来,为不同类型的女性参与村级治理提供不同的保障和机会,从制度上推动更多妇女参与村级治理,从文化上营造男女平等的意识和氛围。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副研究员詹虚致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妇联的案例,分析了当前女性参与基层治理取得的成效与遇到的困难,进而提出女性参与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她认为,妇联引导下的女性参与基层治理遭遇的主要困难有资金短缺、人手不足、基层干部认同较低、妇女的维权与上访难度较大等。因此,她建议优化服务方式推进治理;利用政策优势推出品牌活动;拓宽组织网络,如注重联合社会组织和企业,特别是女企业家的资源。
浙江省缙云县、四川省青神县和江苏省溧阳县的妇联主席在会上分享了妇女与乡村文化建设、妇女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她”路径等基层工作实践,体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妇联组织的独特作用。还有多位学者就妇女与发展问题、妇女与乡村文化、妇女赋权与发展等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会上,两位老一辈妇女问题研究者——武汉大学妇女研究中心罗萍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妇女研究中心杜芳琴教授进一步阐释了将性别平等议题融入国家农村发展主流的理论意义。罗萍教授从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的两种价值生产理论说起,认为重物质生产价值、轻人口生产价值,重公领域生产价值、轻私领域生产价值的倾向是夫权制及不平等性别秩序出现的根源。杜芳琴教授则从历史角度梳理了父权和夫权制发展演变的脉络。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所长杜洁研究员和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叶敬忠教授分别对会议作总结,并共同期待这次会议的学术研讨成果能激发更多、更深入的乡村振兴与妇女发展问题的研究与探索。
(作者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