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旧版回顾

“洞见”中非交往一线的援外专家

农民日报 2018年06月13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本报记者白锋哲

    近日,由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的“南南合作和国际发展合作洞见”沙龙活动在京举行,围绕“中非合作一线”话题,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国粮农组织及媒体界的多位嘉宾,就各种的经历和感受进行了精彩分享。

    在国际农业发展合作和南南合作的实践过程中,有一个独特的群体需要关注,即从事援外工作的农业专家们。在中国对外援助和南南合作的过程中,他们既是新型知识和技术的传播载体,也是跨文化交流的使者;既是本土发展经验的积累者,也是走入异域他乡的发展者。他们有血有肉、有个体的差异与个性,同时又背负着国家整体对外交往的使命。每一位援外专家都在日常生活中重塑对自我的认知,也在重构出他们对于他者的判断。

    作为前沿一线的发展实践者,援外专家在历史变迁中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在当前中非合作新阶段,他们又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在“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援外专家们能发挥怎样的作用,他们的认知、知识和技能将面临怎样的调整?来自不同领域、具有不同工作经历的嘉宾们就此进行了热烈对话。

    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深农业专家邓正锐认为,驻非大使馆的外交官、在非所有华人群体,包括私人机构、政府研究机构、国营企业、私营企业等,都是中非交往的“前沿一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如何体现、中非合作交流的协议框架如何落实,都需要“前沿一线”去实施、去体现、去落到实处,援外农业专家们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针对中西方援外专家的区别、中国援外专家的使命与责任,长期跟踪研究农业援外专家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陆继霞认为,中国援外专家是由国家集体管理和统一考核,与西方援外专家比较个人化的行动方式有别。中国专家的援外活动超越了技术层面,非常重视和当地进行文化上、生活上的交流与互动。专家们代表着国家的形象,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形塑着非洲人对中国的认知,中国熟人社会重友情的交往方式也使他们易于与当地人更加友好地相处。

    作为中国第一位独自深入非洲部落进行人文调查的女摄影师,梁子老师从自身对非洲的向往之情谈起,讲述了她自己眼中援外活动的变化。她谈到,非洲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有50多个国家,并不是整个非洲都异常炎热,其实赤道上也有雪山,所以真实的非洲是什么样子,需要更多亲历者包括援外专家去讲述;援外是双向交流的过程,援外专家给当地带去技术和经验的同时,也从当地人身上学到了独特的认知方法和实践经验。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青年研究员蒋华杰从历史的角度讲述了中国援非的历程。他提到,中国对非援助始于1955年万隆会议之后,当时强调“大国义务”偏向单纯利他,但时移势迁则难以为继;改革开放后,开始大规模缩减对非援助,着眼于互惠互利;新世纪以来,在援助理念上更加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注重增强受援国的自我造血功能。

    据了解,“南南合作和国际发展合作洞见”是2018年由中国农业大学南南农业合作学院、人文与发展学院发起的对话活动,针对国际合作领域的前沿和焦点问题展开,尤其关注与发展金融、发展知识、发展合作和发展治理相关的农业农村发展、减贫、社会转型等领域,展现前沿观点、实践探知和经典议题。

《农民日报》2018年6月4日第4版报道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更多
标签: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