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艾利斯杯来到中国农大,如此近,那么远!
六月一日,象征着英式橄榄球最高荣誉的奖杯---韦伯·艾利斯杯来到中国橄榄球发祥地中国农业大学,举行了亚洲地区世界杯第三站的巡展活动,终于国内的橄榄球从业者和球迷可以近距离的接触韦伯·艾利斯杯。
韦伯·艾利斯杯(Webb Ellis Cup)是男子十五人制橄榄球世界杯冠军的奖杯,以威廉·韦伯·艾利斯(William Webb Ellis)命名,之所以以此名命名世界杯,是因为他一直被世间指定为该项目的创造者。自1987年首届橄榄球世界杯起,冠军获得此奖杯并将国家队的名字镌刻其上。截止目前,新西兰(1987、2011、2015)、澳大利亚(1991、1999)、南非(1995、2007)、英格兰(2003)等国家的大名留在了韦伯·艾利斯杯杯身上。
高38厘米,重4.5公斤的韦伯·艾利斯杯是由银质镀金材料组成,奖杯分为两部分,下半部分刻有世界杯冠军得主及年份;上半部分杯身刻有The International Rugby Football Board 和TheWebb Ellis Cup的字样。
但小编告诉你,现实中其实有两个韦伯·艾利斯杯,可以互为替身。其中一个是保罗•德•拉默利(Paul de Lamerie)在18世纪40年代设计,由伦敦卡灵顿公司(Carrington & Co.)在1906年制作的奖杯;而另一个则是在1986年由伦敦皇冠珠宝商Garrard & Co按照其复制而成。
奖杯由银匠托马斯·莱特(ThomasLyte)负责保管和修复。每届世界杯结束后,冠军得主将会在自己的国家展出两年,之后奖杯将会回到位于爱尔兰的世界橄榄球协会总部。
6月1日上午11点,韦伯·艾利斯杯准时在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展出,中国农业大学副校张建华、北京市大体协主席杜松彭、中国橄榄球协会秘书长刘成龙、中国橄榄球功勋教练郑红军教授等都莅临奖杯展示现场并合影留念。
在随后的圆桌会议中,北京大体协主席杜松彭对于世界杯能巡展中国表示骄傲,让国内奉献橄榄球事业的人士近距离接触世界杯实属不易,他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大体协将加大力度推进英式橄榄球在校园中的推广,把橄榄球变成以后北京高校重点扶持的项目。中国农大副校长张建华则表示,世界杯能来到农大,倍感荣幸,作为中国橄榄球的发源地,底蕴仍在,多名在校高水平教练仍旧奋斗在国内橄榄球的前线,农大必会加大对橄榄球项目的投入和培养,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人才。
郑红军教授作为中国橄榄球的奠基人之一,感触尤深,建议中国橄榄球长足的发展,需要中橄协和大体协两个协会的共同努力,中橄协推动省市级运动队的建设,大协会则推动校园橄榄球的开展,职业化,专业化并举才是正道。中国橄榄球协会秘书长刘成龙表示,协会在实体化的进程中,怀着破釜沉舟不进则退的信心必将橄榄球在国内的发展进行到底,争取早日实现韦伯艾利斯杯与中国的真正亲密接触。
下午,世界杯来到农大西校区体育场,大陆橄榄球真正的发祥地,在那里,孩子们和球迷们争相和世界杯留影。中国农业大学与朝阳第三少儿业余体校的交流赛也让在场的观众,官员,以及世橄协的嘉宾惊叹不已,一次次精彩的突破得分,一次次强硬的防守,带动了场下小球员的热情并赢得了阵阵欢呼声。
明星队与小队员的交流赛同样赢得了阵阵掌声。最为珍贵的则是农大的老队员全明星队,只能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表演华丽,经验第一。最后的节目由图强二小的小球员们来完成,在世橄协推广大使的带领下,切身的体验了Get Into Rugby的魅力。
中国农大橄榄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其实也昭示着中国大陆橄榄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强大并发展中国农大橄榄球的道路上,我们更应该放下自我,融入整个大局和心胸,将中国英式橄榄球的事业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