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专家观点:生产和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将成为中国对外援助的新焦点

财经时报网 2018年03月06日 报道 浏览次数: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是在过去60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国坚持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减少贫困、改善民生,而且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不干涉受援国内政,充分尊重受援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权利,展示了中国“责任担当”的形象。

坦桑尼亚孩子在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农发合作建立的村级减贫学习中心前

  中国的对外援助经历了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期的第一个阶段和从70年代末期到本世纪的第二个阶段。由于中国在当时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无条件援外,在全世界发展中国家获得了极高的声望和国际支持,尤其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地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援助随着中国发展的重点而调整,在实践中形成了以互惠互利为核心,以经济合作为特色的新型援助模式。这一模式一方面引领了中国“走出去”战略,为中国走向世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影响了以西方为主体的国际发展援助体系由单纯强调援助向更广地强调发展有效性的转变。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在泰国实地调研,为当地减贫和村社发展提供战略支持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无论是改革开放之前,还是改革开放之后,对外援助都是在当初特定的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下形成的特定产物,这一产物无论是其战略地位,还是机构设置,以及其援助实践等,都与当前形势极不适应: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中心,并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性全球战略,这就要求我国的对外援助体系进行重大的改革和调整。

当地农民对中国的支持项目写了表扬诗

  专家提出,在新时期,我国要把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为核心的全球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作为对外援助的主要任务。

  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的主要目标。“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方案。中国自身稳定繁荣,中国保持军事力量维护世界和平,以及中国按照“一带一路”倡议展开的互联互通都是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行动。与此同时,中国也需要按照全球发展的需要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从而应对全球发展的挑战。这些公共产品如粮食安全、地区和平及反恐、全球卫生、环境和气候变化,以及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等。有效地参与这些产品的生产与提供将会极大地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全球影响力,也会更好地支撑中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把全球公共产品的生产与提供作为新的对外援助体系的中心任务将会使新的对外援助体系的使命更加明确,将会促进中国在国际上更积极有效地参与全球治理,积极主动地呈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也会促进营造有利于中国整体发展的国际环境。

中国专家和当地专家一起改良非洲玉米种子

  新的对外援助体系应该将生产和提供中国特色的全球公共产品作为其主要任务,这些产品包括知识产品和物化产品,尤其是知识型产品。中国对外援助在提供知识型公共产品方面还很落后,这也是影响中国话语权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议我国基于与联合国的合作机制,依托中国成功的农业发展经验和已经在非洲建立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以及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合作的经验等,按照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要求,与联合国和非洲联盟共同发起“非洲粮食安全计划”,与比尔·盖茨梅琳达基金会和联合国共同发起基于中国农村卫生发展经验的“全球卫生与儿童营养计划”,与联合国等机构合作、基于中国替代能源的发展经验发起“全球能源计划”,与世界银行等共同发起“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工业化计划”。通过这些公共产品的生产和开发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其他国家的互联互通投资和商业化提供先导支持。

  建议者:

  李小云,中国农业大学南南农业合作学院/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学院,院长,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

  徐秀丽,中国农业大学南南农业合作学院/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学院,副院长,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

  齐顾波,中国农业大学南南农业合作学院/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学院/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

  唐丽霞,中国农业大学南南农业合作学院/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学院/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

  陆继霞,中国农业大学南南农业合作学院/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学院/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

  武晋,中国农业大学南南农业合作学院/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学院/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

  张传红,中国农业大学南南农业合作学院/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学院/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

财经时报网2018年3月5日报道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中国 发展 农业 合作 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