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海玲:中国羊业发展的科普使者
视频 罗海玲:用前沿技术缔造初心未变的牧羊传奇
自她入大学“结识”畜牧专业后,便与养羊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路就是30余年;她称养羊是一个十分艰苦的行业,虽然有多次改行的机会,但自己从没考虑过改行,从青年到如今的不惑之年,爱于心,践于行,致力羊业发展、科普惠民;如今,她已走遍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村、牧区、山区,走入帐篷,蒙古包,农户家,养殖基地……传授科技知识,引导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
她就是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罗海玲。
罗海玲说,“如果以小时计算,我和羊在一起的时间远超过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然而正是源于罗海玲的矢志坚持,令很多老少边穷地区的农牧民能够掌握科学技术,步入科学发展之路。2017年3月,罗海玲荣获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2016年度女科技工作者社会服务奖,以表彰其利用科技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遇到过狼群、住过羊圈:“苦中作乐”源于不忘初心的信念
35年前,结束高考的罗海玲无限倾心于做一名医生,因此在填报志愿时全都选择了医学专业。然而,服从专业调配的罗海玲被调至畜牧学专业,从此与养羊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本科时的畜牧学专业,到研究生期间的动物生产学,再到国外留学主攻的分子生物学,罗海玲的专业知识不断加强,却都围绕着“羊”工作,从未脱离过羊业。
罗海玲说,当初从医学专业调整到畜牧学时,好一阵伤心,内心也有抵触情绪,但是自从深入接触之后,却在兴趣上一发不可收拾,如今更是割舍不掉情感上的联系。
我国是养羊大国,光存栏量就达到3亿多只,而且分布地域广阔、品种丰富。“养羊是一个很辛苦的行业,特别是在我国,一般都处于偏远地区,经济不甚发达的地方。”罗海玲介绍道。
然而,一向乐观的罗海玲并未在艰苦的环境条件面前退缩。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罗海玲在青海牧区做育种工作,一天晚上在草原上迷了路。“整个草原上都没有灯光,但是远处帐篷上会有灯,我们远远看见一片灯光赶过去,走近才发现是狼群。大家在帆布吉普车里,司机手握方向盘,加大油门,狂奔,耳旁听见狼扑上来撕咬扑打帆布的声音,现在想想还很后怕。”
“十多年前,在辽宁一个羊场,我带着博士生去做实验,就住在羊圈里,苍蝇像轰炸机一样,整个顶棚布满了苍蝇,吃饭的时候时不时就会落在碗里。”罗海玲回忆道。
这样艰苦的经历还有很多,但在罗海玲的描述中显得轻描淡写,她说“乐在其中”,并未觉得艰苦。
30多年间,罗海玲的科研经历也反映着我国乃至世界上养羊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变化历程。“过去,养羊发展方向主要以产羊为主,所以我们的研究也以羊毛生产为主,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养羊从羊毛转向了羊肉,我们的研究方向也调整为以羊肉生产为主了。”罗海玲讲道。
近些年,罗海玲将主要精力倾注到羊肉品质调控、羊肉质量监控,以及羊的营养、繁殖、饲料等方面,用自己所掌握的前沿科研技术继续缔造着初心未变的牧羊科技传奇。
建设羊肉追溯体系确保食品质高安全
我国是养羊大国,同时也是羊肉消费大国。如今我国每年羊肉产量高达400多万吨,位居世界第一。同时,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羊肉进口数量也在逐年递增,对国内市场有一定的冲击。
正是源于自身的研究方向和社会责任感,罗海玲一直关注着消费者普遍关心的羊肉质量问题,更以此为切入点研究建设我国的羊肉追溯体系。
“我从2009年开始特别关注羊肉质量问题,当时意识到我国羊肉未来发展的焦点不是数量,而是质量与安全。”罗海玲认为,科研思考要来源于实践并高于实践,具备了前瞻性才能未雨绸缪,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010年至2016年7年间,罗海玲针对我国羊肉质量一直参差不齐并且不能优质优价,甚至出现假羊肉等突出问题展开调研,着手羊肉追溯体系建设工作。
2013年,罗海玲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新丝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进行从肉羊养殖、屠宰加工、精加工、肉品质量控制的“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羊肉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实践,并于2016年9月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召开的首届“中国草原羊肉文化节”高峰论坛上阐述追溯体系“产品可追溯、物联网联合、邮政快递参与”的成功经验,实现了从牧场到餐桌的全追溯。
罗海玲认为,得益于互联网技术和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才能保证羊肉追溯体系的落地可行。“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平台和物流配合,在48小时内就能把羊肉送达各地消费者手里。然后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羊肉上的二维码,将羊肉的产地、牧户、部位、屠宰时间,乃至羊吃过的饲料等信息都能一一呈现,让消费者消费得一清二楚。”“得益于锡林浩特地方政府的积极推进,当地羊肉产品近百分之三十有望都能够纳入追溯体系,这样一来,食品安全有信可查,就更好控制了。”罗海玲说。
而谈到未来,罗海玲说羊肉追溯体系为加快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发挥绿色、有机、无污染产品资源优势,推动羊肉产品全产业链溯源的发展引领,为我国食品安全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和提供可借鉴经验。
深入老少边穷地区践行科技普及
长期以来,作为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的罗海玲利用所掌握的科学知识,积极深入老少边穷地区,走遍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云南、贵州、江西、辽宁等20多个省市区,开展科学普及和技术传授等社会服务活动,为最基层的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出谋划策。
在罗海玲看来,农业扶贫的转化效率周期长、经济效益回收慢,尤其是在老少边穷地区,特别需要长期悉心指导,还需要当地政府的积极配合。“当前而言,大力推广精准扶贫,我的理解是需要科技输入后才能精准。”罗海玲讲道。
以养羊而言,罗海玲认为对于贫困地区,特别是依靠养羊业为生计的农牧民来说,能够充分利用好当地的品种和饲草料等天然资源是一条很好的脱贫致富之路,“这其中牵扯到的科学知识特别多,包括羊的品种、繁殖、饲养、饲料等方方面面问题。”
为此,罗海玲常年奔走于全国各地,面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积极开展讲座、报告、研讨会等科普活动,为提高百姓科学常识提供服务。
在内蒙古,她参加送科技下乡活动,与地方农牧民进行面对面答疑;在新疆,她在第十届羊业发展大会上详述提高产量与质量的品种利用、营养调控、饲养管理、屠宰技术、产品加工等各个环节的基本知识;在宁夏,她为农业科技人员做“肉羊健康养殖、羊肉产量和质量协同提高若干技术”专场报告;在云南,她介绍中国羊产业现状,为地方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罗海玲觉得,到地方普及科技知识,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考虑地方所需,抓住问题的关键环节。“明确告诉农牧民,怎么样饲养才能生产出产量更高、质量更好的羊肉,从技术环节加以引导。”
罗海玲认为,提升羊肉质量要抓关键点,品种最重要,其贡献占到40%,管理、饲料营养占到30%,生产管理及后续屠宰加工占到30%,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
在我国,因为地域广阔,拥有着绵羊、山羊丰富的品种资源。近年来,又先后培育出南江黄羊、简州大耳羊和巴美肉羊等我国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羊新品种。
“我国肉羊品种稀缺,地方羊品种适应性强、抗病力高,但是生产力低,通过引进国外高产品种,进行杂交来培育出一些产肉率高的新品种,对于地方脱贫非常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罗海玲认为,培育新品种技术复杂、过程漫长,一定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在保留遗传特性的同时,加强营养与管理,遵循羊的繁殖生长规律……为此,中国羊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才能腾飞的更高更远。(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