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从种玉米到磨豆浆,中国技术改变非洲农业

新京报客户端 2022年09月26日 报道 浏览次数:

夏季刚过,非洲坦桑尼亚中部,莫罗戈罗省佩雅佩雅村,52岁的法图玛·穆卡姆巴开始盘点今年的收成。

和往年不同,法图玛今年采用了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团队指导的玉米、大豆间作技术,在玉米地中套种了大豆。尽管今年经历了罕见且漫长的干旱,但她仍获得了比往年更多的收入,平均每英亩180万坦桑尼亚先令,合人民币5400多元,比没有干旱的去年,高出近1000元。而在另外一个干旱稍轻的村庄,祖玛一家人,每英亩的收入则超过了2万元,比一年前高出4000多元。

从2011年开始,李小云和他的团队开始在坦桑尼亚进行中非农业合作,将中国旱作农业的技术和经验,推广到当地。十多年来,法图玛、祖玛他们学习玉米高产技术、玉米大豆套种技术等,收入比原来增加了三到四倍。

2015年7月,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教授与坦桑尼亚村民进行交流。中国农业大学供图

中国专家走进异域村庄

佩雅佩雅村乃至周边的非洲乡村里,村民们见过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援助团队和专家。在法图玛的眼里,那些专家离自己很远,他们对一切都保持着好奇心,却又从来不深入这里的生活,浮光掠影一般地走过村落,留下一些村民们不了解的项目。

直到第一次见到中国专家,法图玛从没想过,这些专家会在这里停留10年,他们和村民们一起下地,手把手地教会村民们怎样用最简单的技术增收,还帮助村民们改造村庄,教他们盖房子,教孩子们读书……

对法图玛来说,中国专家是不一样的。而对李小云他们来说,这些东非的村庄,陌生中却有些熟悉。

上世纪九十年代,李小云在欧洲学习时,从欧洲到东非的坦桑尼亚进行了调研。李小云觉得,非洲干旱的天气,和中国的大西北有点像。十多年后,2008年,李小云再一次去坦桑,再一次深入调研,他发现,许多在中国特别普通的事情,在那里却很难实现。“比如玉米,在华北平原,亩产800斤、1000斤,甚至超过1000斤,都是很普遍的事情。农民在玉米中套种大豆等作物,也都司空见惯。但是在非洲,我们在不同的省调研发现,当地的玉米产量非常低,亩产只有150斤左右,高一点儿的,也就200斤。”

2018年10月,李小云教授在坦桑尼亚实地调研。中国农业大学供图

佩雅佩雅村所在的莫罗戈罗省,土壤并不贫瘠,而且那里气候复杂,有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也有热带山地气候。同时,还会受到东部海洋季风的影响,如果善于利用,或许可以获得更好的收成。“我们发现,产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种植密度不够,1亩地普遍只种1000株左右,属于典型的广种薄收形态。在中国,密植的玉米,1亩地起码要种4000株。这其实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但是在坦桑尼亚,没有农民懂得。”

在非洲推广中国农技

2011年,李小云团队在莫罗戈罗省佩雅佩雅村考察,并在村里开启了第一个农业合作项目。

李小云团队成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武晋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他们大多是家庭生产的模式,男人在地里刨出一个小坑,女人跟在后面点种,一亩地也就种1000株左右,特别稀疏。”

怎样帮助村民们增收?事实上,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来自世界各地,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援助团队,为当地提供了很多方案,但这些方案大多难以推广。

“我们发现,此前的一些援助团队,往往会提供一些超越非洲发展情况的方案,比如灌溉农业、机械化农场等。这些方案并非没有道理,以坦桑尼亚为例,当地地广人稀,从道理上来说,发展替代劳动模式,确实是一条技术路径。问题在于,当地同样严重缺乏资本,也就是说,极少有人买得起拖拉机。就算能买得起,也用不起,承担不了高昂的能源、维护等成本,还有道路条件不足造成的损耗。”

在确定第一个项目之后,李小云团队提出了一个“平行经验”的概念,也就是说,用适合当地发展水平的技术,去改变当地农业生产的状态。

2018年3月,李小云教授与当地农业官员在在当地调研农户情况。中国农业大学供图

事实上,这些技术中国并不缺乏,李小云解释,中国当前的农业现代化,已经非常接近发达国家。但在过去,却长期处于和非洲国家类似的阶段。尤其是在机械化普及之前,农业生产劳动密集的时代,中国人发明了合理密植、有机肥、间作、轮作等许多技术,实现了农作物产量的大幅度提升。

为此,团队专家为当地农民设计了完整的技术方案,通过绳索厘定行距、株距等,农业专业毕业的农民维罗妮卡·卢加诺告诉记者,这些技术非常具体且完整,“首先,播种之前要深耕。其次,选择更适应干旱环境的品种,再次,播种时,每个孔播两粒种子,孔之间的株距、行距也有非常具体的要求……”

在当地,从来没有人想过,种地还可以有这么精细的流程,“在过去,人们把种子随意地撒到地里就不管了,非常稀疏,如果碰到干旱,发芽率不高,长成的就更少了。”维罗妮卡·卢加诺说。

用事实让当地人接受

这套和以往的种植经验完全不同的技术,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新技术难以推广的第一个原因,和当地的发展水平有关,位于东非的坦桑尼亚,并没有进入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尤其是农村,时间的流速是缓慢的,一个村民从出生到成年,再到老去,村里几乎没有任何明显的改变,老一辈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传到下一代依旧在使用。

新技术难推广的另一个原因,是不了解。

2011年,中国政府在佩雅佩雅的村庄建立了中坦农业减贫学习中心,李小云团队是当时的技术指导团队,负责筛选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的技术,并进行推广。今年41岁的阿德里安·巴尔塔萨·鲁维耶马穆就是第一批参与者,很快,他就被这些新技术打动。阿德里安·巴尔塔萨·鲁维耶马穆的家,是一个4口之家,家里有妻子和两个孩子。农业是这个家庭最重要的生活来源,不仅为一家4口提供了食物,卖出去的粮食,也换来了其他的生活必需品。“对我们来说,增产,就意味着家庭境况的改善。”

2018年3月,当地农户在项目地耕作。中国农业大学供图

农业技术推广的第一年,整个佩雅佩雅村只有一个技术员按照约定使用了新技术。这引起了许多人的围观,“从来没见过那样种玉米的,太复杂,也太辛苦了。”法图玛·穆卡姆巴说,“和以前的种植方式相比,新的方法,投入的劳动要多出很多,但收益如何尚未可知,这是很多人不愿意接受的主要原因。”

不仅农民如此,当地农业官员也是如此,莫罗戈罗省经济与生产处副常务秘书罗莎丽娅·韦格斯拉告诉记者,“最开始的时候,技术合作,只在一两个村推广,我并不确定是否能真的有效,是不是真的能够推广开来。”

但很快,事实就改变了人们的认识。这些来自中国的旱作农业技术,在同样干旱的非洲效果显著。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获得了从未有过的丰收。

李小云团队成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徐秀丽告诉记者,在采用新技术之前,当地玉米产量在每英亩三百到五百公斤,亩产合五十到八十公斤。采用新技术后,亩产可以达到三到四倍。

被改变的农田和村庄

2018年,李小云团队的新技术方案,已经推广到十个村子,成百上千用上新的种植方式,收获更多的粮食。

在当地的农田里,时常可以看到鲜明的对比,采用新技术的农田,玉米整齐而高大,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结着饱满的穗子,而紧邻的玉米地里却长满野草,甚至遮住了稀稀拉拉的玉米。

在十个村庄中,改变的并不只有农业,也包括村庄本身。在此之前,李小云和他的团队在中国从事了多年的扶贫工作,这些经验也被推广到非洲。

2018年2月,当地村民在进行密植技术拉线精耕细作。中国农业大学供图

“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我们做了很多实验,改变村庄的面貌,发展村庄的新业态,其中重要的经验之一,就是通过政府带动,让村民主动参与其中,尽可能避免资本的进入。在非洲,我们也是这么做的。”李小云说。

除了开展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李小云团队的专家们,还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帮助各个村庄修整道路、重修房子、整理村庄。

在瓦辛巴村,75岁的奥马里,生活已经和以前完全不同。新的技术让他的收入大幅度提升,他盖了新的房子,装了自来水,还建了羊圈,养羊的技术,也来自中国专家。

收入的提升,也让这些非洲村庄里的人们,有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法图玛·穆卡姆巴表示,在以前,一场疾病,或许就会让一个家庭崩塌。“前几年,我丈夫生了一场大病,住院很长时间。如果在以前,我们这个家庭几乎不可能承担这些费用,但现在,疾病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债务。”

增收之后更需改善营养

除了深翻、密植、使用农家肥等传统的旱作技术之外,更多适应当地的技术、小型设备,在不断的交流中进入当地。而中国专家们,也在不断成熟和成长。

从2011年开始,每年夏季,李小云团队的专家们,都要去坦桑尼亚待一段时间,在村里、田间现场指导。

新冠疫情发生后,去往非洲实地指导的行程暂停,但每隔一段时间,团队专家们仍会通过视频连线的形式,和当地农业官员、农民交流,了解村庄的变化,农业的发展情况。

2021年,李小云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在当地示范玉米大豆套种技术。

中国技术帮助非洲村民增产,但增产的同时,地力的消耗也变得更快。怎样才能恢复和维持地力?李小云最先想到的是大豆,这种原产自中国的豆子,既有经济价值,还有固氮、肥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营养丰富,能弥补当地人长期以玉米为主食导致的营养缺失。

在李小云看来,改善营养和改善收入几乎同样重要。在坦桑尼亚的大部分农村,当地人习惯种植一种白玉米,这也是他们的主食,但只食用玉米,会缺乏一些人体所必须的营养元素,比如色氨酸和赖氨酸。

尽管村民们会卖出剩余的粮食,或者打点儿零工,但微薄的收入,不足以改善他们的生活,也很难通过更丰富的食物,获得人体所必须的营养。大豆,或许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契机。

中国的专家们想到,“大豆是优质的植物蛋白来源,就蛋白质含量而言,可以媲美牛奶。大豆还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中国人用大豆制作各种豆制品,在中国人心里,许多豆制品是可以和肉类相比的。那是否可以在非洲推广大豆,在保持地力、提升收入的同时,还能改善当地人的营养状况呢?”坦桑尼亚气候适宜,尽管处在热带,但全年平均气温只有20℃,主要分为雨季和旱季,大部分地方都适合农业生产。团队在初步的勘查之后发现,在整个莫罗戈罗省,大约有五个区域适合大豆种植,在这些区域中,他们选择了四个村作为最初的试点。

被大豆改变的人们

确定试点后,李小云团队制定了一份玉米大豆套种的技术方案。实际上,团队所推广的人工套种技术在中国北方曾被广泛使用。

玉米大豆套种的优势,在于套种之后,每一行玉米几乎都可以看作是边行,可以享受更多的通风和光照,这也被称为“边行效应”。因此,套种之后,尽管玉米种植数量变少了,但实际上的产量并没有降低。同时还增加了大豆的收益。而大豆,又具有改善地力的效果。

2022年6月23日,佩雅佩雅村,村民们第一次收获的大豆。中国农业大学供图

在坦桑尼亚,当地的农业技术人员们,将中国方案进行整理,细化为品种选择、种植处理、播种期、种植方法、田间管理等一系列完整的耕种管收的技术,并教给了一百个农民家庭。

2022年2月,坦桑尼亚播种季,柯泰特村里,61岁的农民亚当,在自己的一英亩玉米地里套种了大豆。亚当是一个六口之家的主人,家里还有他的妻子和四个孩子。这个非洲农家的主要收入,都来自12英亩、约合70多亩地里的产出。他种植玉米,也种植芝麻、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玉米是这个家庭主要的食物,而经济作物每年可以给他带来大约900美元、约合6000元人民币的收入。

对亚当来说,种大豆是全新的种植体验,吸引他的,是项目推广者在村民大会上讲述的前景,“他们介绍了大豆在营养健康和增收方面的好处,我觉得可以试一试。”

2022年4月前后,莫罗戈罗省经历了一场漫长的干旱,而且,恰好出现在大豆和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干旱降低了农民对玉米和大豆的产量预期,但也让他们有了新的发现,相比玉米,大豆的耐旱能力可能更强。到6月,亚当收获了大约400斤大豆,他判断,如果雨水充沛,产量可以达到1000斤。

把大豆变成中国豆浆

在李小云团队推广大豆之前,莫罗戈罗省只有极少部分人种植大豆,更多人不了解这种陌生的作物,也不了解它们该如何食用。

为此,在夏收之后,李小云团队还设计了一套新的技术指导方案,通过当地农业官员等技术人员,指导当地农民做豆浆等豆制品。

2022年6月23日,佩雅佩雅村,等待豆浆做好的家庭主妇们。中国农业大学供图

2022年6月24日,当地技术团队在亚当所在的柯泰特村,为第一次收获大豆的人们,现场示范制作豆制品。

亚当的院子里生起了柴火,架上大盆,将碾碎的大豆煮熟、过滤、再次煮沸,一锅豆浆很快就煮好了。锅里腾起的热气和柴火的烟气混在一起,锅的周围,则围着许多村民,等待豆浆出锅。

这些豆制品受到了村民的欢迎。亚当告诉记者,他和家人们都喜欢豆浆,也有村民觉得,豆浆的味道,有点儿像牛奶粉。而种植大豆的村民们,不仅可以改善家人的营养状况,也有了提升收入的新途径。

得到提升的不只有非洲的农民,对李小云和他的团队来说,十年援非同样收获巨大。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我们帮助非洲是单向的,其实这些合作项目和活动,给我们也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学习机会。让我们更好地从全球视角、非洲视角去重新看待自己。非洲人是我们全球化的老师,在相互交流中,我们会接受不同的意见反馈。”李小云说,“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些收获,恰恰是进入新世纪后,中国重新构建与世界的关系,重新构建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关系的一个缩影。我们不再是一个被动加入到地球村的成员,而是开始主动与世界融合,并在全球范围内,分享我们的经验,承担自己的责任。”

相关链接——

他们说

慕康果:项目协调员、莫罗戈罗省前助理秘书长

种大豆项目可以继续延长

我们这里一直都有来自发达国家的援助专家和援助项目,作为本地的农业管理者,我也曾和许多援助专家接触过,但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学者,像中国学者这样,频繁进入普通的农家,进入一块块农田里。来自中国的玉米种植技术,在坦桑尼亚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而今年开始推广的玉米大豆套种技术,可以为农民带来更多的增收机遇。

大豆在全球范围内需求量非常大,也是人类和动物最重要的营养来源之一,完全可以成为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在过去几年,莫罗戈罗省各区域都有农民开始种大豆,但农民们遇到了很多挑战,最重要的就是缺乏市场。人们并不了解这种作物,也缺乏如何使用大豆的知识。

不过,我发现,当农民们学会制作豆制品之后,对大豆种植的反应变得更加积极。一方面,他们相信大豆可以改善健康状态,对消除营养不良有积极效果。另一方面,他们也认为大豆可以增加他们的收入。农民正在变得更加积极,我认为这个项目可以继续延长,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增加参与的村庄和村民数量,在生产和加工方面提供便利支持,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对接市场。

达斯坦:莫罗戈罗省基洛萨县农业官员

农民对种大豆反响很好

我全程参与了佩雅佩雅村和柯泰特村的所有项目,定期考察项目进展。在今年6月,还参加了柯泰特村的大豆加工产品培训。

大豆作物是重要的营养和经济作物,去除降水量因素,农民的收成确实得到了提升。尤其是大豆加工产品的培训后,农民知道了如何制作豆制品,并尝到了豆浆的美味,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农民使用这些产品。而且,农民对此的反响很好。从我个人角度,我会继续支持农民生产和使用这些产品,我认为可以在整个基洛萨县生产,以促进人们的健康,同时提高收入。

伊迪: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瓦辛巴村村民

今年推广套种技术第一个报名

今年的旱季格外漫长,瓦辛巴村乃至周边的村子,收成都很差。

但也有意外的惊喜,第一次种的大豆,收成比想象的要好一点儿。

过去十年中,我一直按照中国教授推广的技术种玉米,让我这个四口之家,真正得到了益处。所以,今年推广玉米大豆套种技术的时候,我第一个报名参加了,因为我信任中国的教授团队。

我在一英亩(约合6亩)玉米中套种的大豆,在7月份的时候,这一英亩收获了大约400公斤玉米和120公斤大豆,尽管和预期的产量差得很远,但在旱情下,这样的收成已经超出预料了。

听说在遥远的中国,也有广袤的旱地,在过去的时间里,那里的人们,积累了很多旱地农业的技术。在有些地方,仅靠下雨,一英亩就能收获3000公斤以上的粮食。很难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场景,那是我57岁生涯中,从未有过的经验。

但我想,那样的场景,或许离我们并不遥远,因为中国的旱地农业技术和经验,在这里已经推广了十多年。我们学习中国种玉米、种蔬菜的方法,今天的我们,已经和以前完全不同了。

更重要的是,那些中国的教授,仍在关注着我们这里,他们改变了我们的农业,也改变了我们的村庄,帮我们修村庄、盖房子,带给我们新的作物,新的食品。我喜欢大豆,也喜欢豆浆,它看起来就像牛奶一样,培训的农技人员告诉我们,它还很有营养。

我想我会继续种植大豆的,我很有信心。现在,我们县里、乡镇的农业官员,我们这里的农业研究者,也和中国教授一样,会经常到村里看我们的生活,到地里看庄稼的长势,他们也会帮助我们。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新京报客户端2022年9月26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