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足迹(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前往上海和浙江,瞻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以下简称为中共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探寻党的精神基因和制胜密码。回顾建党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感慨道:“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随后,这两个地方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前来追寻中国共产党成立足迹的游客络绎不绝。
习近平总书记率新一届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一大会址
时间回溯到二十世纪初。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这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准备。随着运动的深入开展,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1920年初,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开始酝酿建党的问题。1920年秋至1921年春,上海、北京、武汉、广州、长沙等地相继建立起共产党早期组织。其中,1920年8月在上海成立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织,是各地共产主义者进行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以后,开展了多方面的革命活动,主要包括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等。这些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进一步结合,也推动着一批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茁壮成长。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国统一的共产党的时机逐渐成熟。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一幢住宅中秘密开幕。国内各地的党组织和旅日的党组织共派出13名代表出席大会。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也出席了此次大会。会议伊始,由马林致词,介绍共产国际的情况。随后代表们对大会的任务和议程进行了具体的商讨。次日,由各地代表报告本地区党团组织的状况并交流经验。25、26日休会两天,用于起草党的纲领和今后工作计划。27日至29日,连续3天举行3次会议,对此前起草的党纲和决议进行详尽讨论。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7月30日晚,一个意外干扰了会议的进程。一名陌生的中年男子突然闯入会场,而后又匆忙离去。具有丰富秘密工作经验的马林断定此人是敌探,建议马上中止会议,迅速撤离。随后,果然有法租界巡捕前来搜查。在这种危急情况下,代表们商定最后一天的会议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代表们并未受会址转移的影响,仍饱含革命热情,继续商讨议题。会议先是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基本政策,提出了发展党员、建立地方和中央机构等组织制度;而后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对今后党的工作作出安排部署;还通过《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对开展工人运动的组织宣传工作,作了具体的规定。在会议的尾声,代表们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由此产生。最后,会议在“中国共产党万岁”“世界劳工万岁”“第三国际万岁”的齐呼声中落下帷幕。
嘉兴南湖的游船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正如毛泽东所言:“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并在此过程中凝结了伟大的建党精神。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并将其内涵集中概括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这短短32个字,浓缩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构筑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基座。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将伟大建党精神发扬光大,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激扬起继往开来、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而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重要见证、中国共产党人赤诚初心的重要载体,不仅是讲述建党历程的基地,也逐渐成为世人了解建党精神的窗口。1952年,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落成,后经修缮改造,不断完善。馆内的中共一大会议室旧址和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文物陈列等是游客参观的热点。在浙江嘉兴,南湖上的那条画舫游船,因其承载着红色精神血脉,而被称为“红船”。1959年,南湖革命纪念馆按照当事人的回忆仿制了一条游船,作为一大会议纪念船,停泊在南湖的水面上,以便人们纪念参观。中国共产党这艘“小小红船”从上海石库门、嘉兴南湖启航,历经百年航程,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如今,每年仍有成千上万的游客从世界各地汇聚,瞻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追寻红色足迹,汲取精神养分。
(作者简介:李桂华,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研究员;刘梦演,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