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加强减贫经验分享 助力全球发展倡议

人民网 2022年06月27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李小云 徐秀丽

国际社会在过去近百年的减贫与发展历程中提供了丰富的全球公共产品,包括较为系统的全球减贫治理架构、测量贫困的标准体系、监测贫困的数据系统,不断丰富贫困瞄准、消除贫困的政策工具箱等。全球极端贫困发生率从20世纪90年代的近40%下降到2020年的10%以下。但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全球疫情、地区冲突和金融危机等复合危机的冲击,全球减贫事业面临严峻挑战,根据UNDP数据,到2030年,全球极端贫困总人数或将新增2亿多,突破10亿人。在此背景下,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与治理体系亟待转型。

中国2020年提前十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对世界减贫的贡献超过70%,这为全球减贫进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作为世界减贫经验的学习者、受益者和创新者,中国正日益成为世界减贫的倡议者、践行者和推动者,中国减贫与发展的经验日渐成为国际社会消除贫困的重要资产,能够为不断完善全球减贫治理体系、推动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多元、适用、可及的全球减贫公共品选择。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减贫经验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认为应基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减贫实践,特别是精准脱贫方面的成功经验,总结过去十多年来国际分享与落地实践的模式,积极传播中国减贫经验,助力落实全球发展倡议。

中国减贫经验的国际分享理念:平行经验分享

中国生动的减贫实践孕育了丰富的中国减贫学,其核心要义包括锚定共同富裕目标、依托精准手段,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发力的“益贫市场”机制,解放贫困者的生产力,使他们不仅成为分配的受益者,也成为增长的贡献者,推动实现整个社会更加均衡、更加公平的发展。

但是如何有效分享国际减贫经验的问题一直是各国和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中国在推动减贫经验分享的过程中采取了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平行经验分享理论。该理论的核心要素包括三方面:第一,对于分享的经验来说,是符合当时当地发展阶段的、务实的、可及的,而非超前于其发展阶段的、高度抽象建构的、价值观主导的。第二,对于分享的模式来说,是双方共商共建互动出来的,蕴含着双方互相学习与启发的过程,而非是单方面开药方式的、给出固定模式和模板的。第三,对于分享方形成的关系来说,是平等互利、互相成就的伙伴关系,而非单向的给予和接受关系,尊重合作方的自主性与拥有感,注重创新与共赢。

中国减贫经验的国际分享模式:联合全球伙伴聚焦发展

中国当前与全球不同区域已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平台,包括中非、中国东盟、中拉、中阿、中欧等1+N机制建立起来的平台,以及与联合国、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合作建立的全球性或区域性交流分享机制。在这些平台框架下,中国已经开展了十余年卓有成效的减贫交流与合作活动,发布了丰富的关于中国与特定区域减贫进展与经验的知识产品。如针对全球的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及中拉合作论坛框架下的减贫与发展会议,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东盟+3村官交流活动,以及中国-东亚减贫合作示范项目等。同时,针对各个不同区域,中国也通过长期集体对话、共同商讨的方式,推动了符合双方需求的贸易、投资和援助等经济发展务实合作进程。在此过程中,中国也尝试将中国减贫与发展经验在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示范,并使其与当地现实的减贫与发展经验要素更好地融合,推动当地加快减贫进程。

通过联合全球不同区域国别、不同类型的伙伴,聚焦发展,在以联合国为基础的全球多边体制的指引下,中国针对不同区域特点,推动发展经验分享工作,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持续推进作出贡献。

中国减贫经验的国际分享新机制:全球减贫与发展伙伴联盟

当前,中国已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将减贫列为首要优先领域。中国在新冠疫情肆虐的背景下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以及中国在2020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和成效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在新的背景下更好地研究交流分享中国减贫与发展经验,促进互学互鉴,为国际社会提供减贫和发展公共产品,在刚刚召开的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中国提出将牵头发起“全球减贫与发展伙伴联盟”,邀请相关国际组织、政府机构、智库、社会组织和致力于促进全球减贫的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凝聚共识、提出倡议、交流经验、促进合作。该联盟将秉承平行经验分享的理论要素,联合全球伙伴,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国际经验与国际需求的本土转化,同时也推动中国减贫与发展经验的国际化分享,共同促进全球减贫与发展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为实施全球发展倡议作出贡献。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教授)

人民网2022年6月27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