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有一种生活,叫大理】图片故事:我们的大理,我们的生活

云南网 2022年10月26日 报道 浏览次数:

大理

是游客眼里的风花雪月

大理

又不止风花雪月

在大理生活、工作、旅居的人,把大理看作气候优越、自然资源禀赋的理想生活目的地,看作诗意远方与烟火柴米“鱼和熊掌兼得”的理想地,看作社交、创作、艺术、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实践地;同时,他们的到来为大理注入多元的文化、开放包容的态度,也带动更多人对大理生活的向往。

赵焕

他们有的从他乡来到大理学习、工作、生活,有的是返乡的年轻人,他们是“新大理人”,却已在这座滇西北城市扎下根来,创造着属于大理的理想生活。

生态廊道洱滨村,“大理自己的画家”赵焕在这里租下一间小屋,面朝大海破开一面窗,开了间油画艺术空间。画廊成了廊道上的一处网红打卡点,赵焕把当地的风俗美景搬进画室,并给来到画廊的人讲述每幅画的故事,将艺术归于日常。

陈曦

生态学博士陈曦来到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任教六年,最近,他每天花大量的时间泡在实验室和木耳棚。“食用菌的种类很多,我只研究黑木耳,而且研究的是用桑枝和核桃壳碎屑配比成基料栽培木耳。”课题进展到第二年,陈曦需要筛选出最适宜的菌种、研究出最科学的配比,还要证明桑枝、核桃壳里的有益物质能够富集到木耳中。“我的心愿就是研究成果能够落地产业,将大理州丰富的桑枝、核桃壳原料利用起来。”

李润富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李润富,毕业之后通过报名大理州苍洱人才“霞光计划”,如愿回到了家乡大理,为洱海保护尽着自己的一份力,让记忆中鸟语虫鸣、流水潺潺的乡愁存续下去。“现在我们每个月都要对洱源西湖、茈碧湖、海西海进行一次取样和检测,工作很辛苦,一年下来晒黑了不少,但这一切都让水体保护变得有迹可循。”

王冬梅

今年,全国20多个单位的科技工作者同多所高校的学生一起建立了古生村科技小院,赋能洱海保护、乡村振兴。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王冬梅和其他同学一样,将在这里度过两年的实习时光。“我的课题是‘电商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十月份开始,我们同弯桥镇政府合作开设了电商培训班,在古生村打造电商产业培训基地,我认为这里很有发展潜力!”

滴水窥海,每一个在大理的个体的人,通过自己的方式,践行着自己的生活目标。在同一片山海间,千千万万个人书写着大理的精彩。

云报全媒体记者 段苏航 文 通讯员 王观远 图

云南网2022年10月26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