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办实事 筑牢为民根基
文/刘铮(中国农业大学)
2022年9月3日,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李小云,风尘仆仆地从云南勐腊河边村回京参加会议时戏称:“在村里呆久了,突然到这种场合,还感觉不自在了。”刚刚过去的暑假,李小云和团队师生在勐腊河边村的脱贫实验已经取得成功,在昆明6个乡村进行的“城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实验”也渐入佳境;在昭通、曲靖和临沧进行的小农驱动乡村振兴实验也如火如荼地开展。李小云几乎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村里人。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聚焦主责主业,立足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乡村振兴、文化建设、服务保障等多个方面发力,在服务社会和服务师生中收获累累硕果。
广袤大地任驰骋
王冬梅2022年的大部分时光,是在云南大理古生村度过的。作为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021级硕士生、古生村科技小院专项的一名研究生,她已和古生村农民打成一片,“从一进村连一杯水都没人端,到现在若拒绝在他们家吃饭,他们都要假装生气的亲人模样”。
古生村科技小院是2022年2月成立,这也是首个3.0+版本的科技小院,肩负着实现洱海保护与农民增收协同发展的使命,驻扎有200多位科研学者和专家教授,具有多学科多领域协同作战的优势。
中国农业大学自2009年在河北曲周白寨乡创立首个科技小院以来,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本校教授张福锁的持续推动下,把科技小院覆盖到31个省(区、市)总数(910)个的全国科技小院网络,在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助力农业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
在北京平谷区西樊各庄村,被学校派来驻村的资环学院2019级硕士生、共产党员王迎朝,担任科技小院第一任“院长”。后来,这里又来了不少研究生。他们的任务是围绕村庄整体规划,协调各方资源,引进技术,整合优势,带动村庄产业转型升级。在村子提供的土地上,同学们打造包含智慧大田、智慧温室、智慧果园、智慧池塘四大板块的智慧大田,种植了珍珠牛奶玉米、油葵(油用向日葵)、新型苹果等新品种,使智慧大田在自动化、智能化、精细化种植等智能管理方面有了很大进展。在与农民的朝夕相处中,王迎朝也感到专业眼光拓宽不少,思想上收获更大。他说:“到了农村,才能发现农村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也可以让自己的所学有所用。”
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的党员们走出校门,分赴各地深入乡村助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建言献策。
在华东,农村基层党建研究中心的师生来到浙江省丽水市,走访农村、企业和革命老区,就基层党建工作和共同富裕、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在河南和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多个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100多名党员师生,到平顶山鲁山县、大凉山雷波县等地开展捐书助学和农业品牌公益帮扶活动,并建立了长期共建帮扶机制。
2021年10月3日,正在湖南浏阳助农的工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党员徐正航以见义勇为精神为下基层活动添上浓重一笔。那天,他路遇一对母子不慎落水,二话没说便跳入水中,救出母子后,默默离开现场。直到被救母子写来感谢信和《人民日报》转载微信文章《徐正航,你“暴露”了!》,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
2021年暑期,校团委开展的“乡村振兴·青春建功”礼赞建党百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党员下基层活动相呼应。“农博士在线”“百名博士老区行”等农大的品牌活动较之往年更具影响力。这个暑期全校共派出205支实践团队、1847名师生奔赴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开展宣讲、社会调研、农业技术和农产品宣传推广、帮学支教等实践活动;派出100名师生组成10支队伍奔赴10个有代表性的红色革命省份,开展红色基地调研、寻访老党员、微党课接力宣讲等活动,受到群众欢迎。
领衔科创有党员
习近平总书记给涉农高校重要回信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让中国农业大学师生深受鼓舞,尤其是许多党员专家和学科带头人。作为中国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和排头兵,农大党委号召全校师生,特别是党员干部和专家,要服务国家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将最新的科研成果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主动担当“立德树人、强农兴农”的时代重任。
国家强农兴农、乡村振兴的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取决于科研水平与科研成果的转化。这需要好的政策和各学科专家的努力,也需要党员专家的带头和示范作用。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始终重视发挥党员专家的作用,在学校发布的《中国农业大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9-2022)》《中国农业大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十四五”行动框架》中,提出新建45个教授工作站及多个科研项目,深度参与并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具体多项规划,这将促使党员专家们担起更重的担子。
天上的北斗卫星与地上的小麦收割机,看似不搭界,但在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吴才聪副教授团队手中,二者不仅有了联系,还日日产生效力。他们首次集成国内主流小麦收割机制造企业的北斗定位数据,在国际上也是首次实现国家级大范围农机数据共享和大数据应用服务。麦收时节,吴才聪团队每晚9时举行“麦收快讯”发布会,将信息直接传给收割机手。他说:“结合热点图,收割机手可以更加及时、全面地掌握各地麦熟日期和农机分布等信息,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眼中有图、心中不慌。麦收结束后,机手还可以向北斗团队索要作业轨迹、面积报表,可与同行特别是‘麦收冠军’比较,总结经验与得失,改进下一年度的跨区路线和计划。”
2021年河南发生特大暴雨和洪涝灾害。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农业农村部农业灾害遥感重点实验室师生,用卫星遥感技术持续为国家相关部委提供洪涝淹没农田空间分布图和洪涝灾害遥感监测分析报告,为抗洪救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数据。“但在强降雨过后,通常云层依旧较厚,无法获得无云的高质量光学数据。我们就采用穿透性更强的雷达卫星,第一时间获取灾后水体信息。”土地学院党员教授苏伟谈起她的工作,字字句句透出强烈的责任感。
土地和种子是师生着力攻关的两个方向。土地学院院长李保国教授团队致力推广保护性耕作的梨树模式,已在吉林省梨树县推广232万亩,辐射带动了东北5000多万亩耕地受益。农学院教授宋同明用20年时间,让我国的高油玉米种质创新和杂交种培育都走到了世界前列,被誉为中国高油玉米奠基人,在繁忙的教学科研中,他也心向党组织,在2021年12月以83岁高龄成为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服务师生聚人心
曲径通幽的小路,碧水清澈的湖泊,小鸭小鱼自由嬉戏,绿树间清风徐徐……这个位于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校园一角的“心灵花园”,一经开放,就成为师生赏景、拍照、放松心情的宝地。之前,这里是一块草木杂乱、人迹罕至的闲地。后勤基建党委听取了群众建议,将改建事项纳入学党史办实事的工作台账,奉献给了师生一个具有心灵港湾区、自然耳语区等六大功能分区的心灵花园。
2021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学校“我为师生办实事”与“我为基层办实事”活动齐头并进。活动由学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统筹,各专项工作组分类指导,设立10类校级示范实践项目,细化为44项活动任务,台账清单清晰,责任单位明确,完成时限公开。学校多次召开“我为师生办实事”工作推进会,研究工作重点,推动工作落地,并要求二级党组织每周报送工作进展情况。
二级党组织办实事突出学科优势和特色。比如,农学院党委牵头建立全国第一个生物育种强基计划班;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教师党支部为学生在转专业、学业、就业、毕业等方面答疑解惑;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党委构建“4+N”模式,开展“青立方”“工作加油站”等办实事15项;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主动为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学生团队提供指导。
学校多个部门聚焦“一老一小”,解难题送温暖:为老同志举办智能手机使用培训班;为家属区高龄、独居老同志配送“夕阳红助老爱心餐”;改善学校幼儿园办园条件并开展早教活动;加强与中小学共建,为教职工子女提供优质保教教育环境。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恰是困扰师生多年的烦心事,如今一件件得到解决。
农大两个校区不仅距离远,两边的管理还不够兼容,师生跨校区办事受到很多方面限制。学校党政领导亲自谋划,推动解决这个长期存在的难题。在多部门共同努力下,终于建立起西校区一站式师生服务大厅,让20个管理服务机构、43个服务事项入驻。同时,推进网络提速降费,推出AI机器人,实现了多元服务便捷师生。
《大学生》2022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