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话“三农”|创业增收宝典 请收下
央广网北京3月5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如今到农村去创业,是不少致富追梦人的选择。本期《三人话三农》,中国农业大学朱启臻教授、全国十佳农民冯立田,和中国乡村之声主持人孟然跟大家聊一聊有关创业增收的话题。他们有一份创业增收宝典,送给大家。
朱启臻:立田,农民在给合作社干活的时候,跟他给自己干活有什么不同吗?
冯立田:有。假如他承包了大棚,晚上一降温,他第一时间跑去看温度够不够,进行加热等等。要是只在合作社打工,一般是老板先想到,然后通知打工的人去棚里看。
孟然:自己干更上心。
朱启臻:所以农民作为主体地位不能改变。中央反复强调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培养家庭农场、推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衔接都是突出农民主体地位的举措。
冯立田:我举个例子,我们有一个大哥种果树,弄了30亩地,他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把果树采摘周期延长到了10月1日,把采摘周期拉长了,而且特别用心的管理,带动了整个村,效果非常好。一提到创业,有的人意识里是,投资几十万、几百万,干多大,赚多少钱,以为这就是创业。我刚才说的果农大哥,利用自身优势,带动了整个村,效果也很好。
朱启臻:现在有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农业领域创业最容易。他认为我有文化,有资金,做农业多好,农业这个领域恰恰是最复杂,受制约因素很多的创业领域,所以很多人投资农业被套住,因为不懂技术、没有思想准备。做农业要懂农业,作为创业者,农业不要盲目的做大做强,也可以小而精、精而强。
孟然:农民要想创业成功还得特别注意跟对路子,跟着国家政策走,这个特别重要。冯大哥您是怎么跟着国家政策走的?
冯立田:我跟的比较紧,2000年,我注册了种子公司,做农资销售,2008年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路走来一直跟着国家的号召,也真正得到了政府扶持。
朱启臻:国家会根据农业发展的需要设置各种各样的政策,有导向作用,根据政策来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就符合社会导向,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农村创业非常复杂,首先要选好项目、选好产业,一定选在当地最具有优势的产业。另外产业一开始千万不能盲目做大做强,先从小而精做起,还要争取政府支持,符合国家的导向非常重要。
冯立田:朱老师说的我经历过,别着急选择“高大上”的东西,先做到小而精、小而强,然后逐步的扩大产业链。
孟然:农业相比于工业来说,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
朱启臻:还需要投入感情。
冯立田:朱老师说的很有道理,必须真正带着感情做农业。有些老板以工业的理念做农业,就失败了。
朱启臻:农民做农业,遇到了挫折也能顶过去,一辈子献给农业,不断摸索经验,它跟追求短期效益的行业完全两回事。
冯立田:农民对土地都有感情,在土地流转的时候我感受过,有的农民会流着眼泪签合同,这就是他对土地的感情。
孟然:得对土地爱得深沉,才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2019年3月5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