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赛!准小动物医师们——第五届“雄鹰杯”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侧记
第五届“雄鹰杯”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现场
■本报记者 温才妃
“1、2、3……”
“大狗”的前肢和后肢分别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大五本科生张晗与同伴抓住,在统一的口令声中,倒向病床。
别看这只是一个几秒的动作,在实际操作中,稍有不慎,就会被狗挣扎逃脱或咬伤。虽然比赛所用的“大狗”只是玩偶,没有安全之忧,但是从选手的细致程度上来看,丝毫不亚于对待活体动物。
这里是不久前在中国农业大学举办的第五届“雄鹰杯”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现场,每张洁白的“手术台”上都有一只毛茸茸的“狗”,“医师”正在给“狗”看病,仿佛回到儿时“过家家”的画面。但它可比“过家家”难多了。
大赛分为理论比拼和实操比赛两部分,在实操比赛的动物打结保定环节中,张晗抽到的是“大型犬双人侧卧保定”项目,利落地完成了动作后,她向裁判报告“保定完毕”。穿着蓝色刷手服的她,望向不远处的同伴,给了一个“棒”的手势。
高校宠物医疗的“全运会”
“37、63、82”,如果你够细心,就会发现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雄鹰杯”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的参赛院校数量呈现递增趋势。第五届参赛的高校达到82家,数量如此之多,以至于在中国农业大学奥运会场馆中都要分成A、B两组进行。
宠物医疗行业是在城市兴起的热门产业。有关数据显示,宠物产业链在2018年创下的产值高达1700亿元,2020年这一数字将突破2000亿元。目前全国共有12000多家宠物医院。宠物医疗正在迎来它的发展春天。
据悉,“雄鹰杯”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物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兽医协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支持、中国农业大学与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共同承办的小动物临床技能竞赛。本届大赛共设立大学生组、全科医师组、专科医师组三个竞赛组别,覆盖中国小动物临床兽医师、兽医师助理及兽医类专业在校学子等全面人才,堪称高校宠物医疗的“全运会”。
值得一提的是,这还是一个本科生与专科生同台竞技的舞台。大赛总裁判、中国兽医协会副会长汪明告诉《中国科学报》,过去因为培养层次的不同,本科与专科的比赛像竖了一堵墙,难有同台竞技的机会。而这项比赛拆除了这堵墙,在往年的赛事中,特等奖的获得者甚至还出现过“专压本”的情形。
“服务行业发展、提升实践技能培养是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动物医学本专科人才培养就应该以培养合格兽医师为目标。”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物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建忠在开幕式上说。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记者在后台采访的同时,操作台上,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大四本科生李桐正在戴帽子、口罩、手套,限时2分钟。
术前准备是本次大赛新增加的考查内容。“术前准备不是比谁的手套戴得快、刷手刷得好不好看,而是要强调无菌观念的树立。”李桐的指导老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教授刘波说。
国外的兽医专业隶属医科,而国内的兽医专业隶属农科。“我们的培养方向在向国外靠拢,强调医生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刘波说。刘波是中美联合培养执业兽医博士DVM(Doctor of Veterinary Medicine)项目的毕业生,她和其他海外留学人才的加入为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国际化,推开了一扇窗。
李桐抽到的是“康奈尔缝”。在缝合之前,还要先迎接一场器械挑选的“考试”。尖剪和钝剪、止血器和止血钳……手术台上的“十八般武器”一一呈现在她的面前。她麻利地选择了钝剪、止血器。“尖剪剪组织,钝剪管缝合。”她在心里默念。
“康奈尔缝”的一个难点是穿透两层无纺布,昨晚她还在研究两层无纺布怎么夹更好,练习到凌晨1点多,幸运的是,今天就抽到了。
东北农业大学选手赵光卿同样经历了两个紧张的备赛之夜。指导教师开完会后,回到酒店讲述比赛的细则,他们却突然发现其与练习阶段所准备的项目有些许出入。面对突发情况,赵光卿和同学挤出一切闲暇时间,练习徒手打结,“说实话,上场比赛之前,对这个项目很是怀疑和担心”。
只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李桐、赵光卿都凭借着努力,获得了大赛特等奖。
回想起刚刚紧张的比赛现场,李桐感恩于平时的训练比正式比赛严格,“比如,平时我们缝合的伤口是6厘米,比赛的时候是4厘米。正应了那句话‘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赵光卿则对赛场规则肃然起敬,“每个项目都有专职负责人,甚至一位选手有三位评委跟评,我感受到组委会对比赛的重视和选手的尊重,以及对本行业的敬畏之心。这样的比赛令人难忘”。
“真爱粉”越来越多
“最大的变化就是,学生真心喜欢上了临床兽医。”曾担任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物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的汪明眼见着“生泰尔杯”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雄鹰杯”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从无到有。
前者注重牛、羊等经济动物临床技能比拼,每两年举办一次;后者侧重猫、狗等宠物临床技能测试,每年举办一次,由于届数频繁、参与面广,“雄鹰杯”有后来居上的势头。
记者了解到,动物医学专业有三块主阵地,分别是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控、小动物临床疾病诊疗和兽医公共卫生。其中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控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国民经济主战场,兽医公共卫生对于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人兽共患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由冷变热的见证者,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物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院长张国中深有体会。
1994年,他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时,根本就没注意到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还设有兽医学(现动物医学)这个专业。当年全系招收60名学生,其中53名学生是从外专业调剂而来,报考该专业的7名考生全部是北京人。
十多年后,这一情形发生了巨大变化,动物医学专业现在是中国农业大学炙手可热的专业。由于自由转专业制度的存在,其他学院学生纷纷转入动物医学院,转入学生多是其他专业前10名。
与之同步变化的,还有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专业的实践教学。
在中国农大配套的教学动物医院里,科室被细分为内科、外科、产科和中兽医,新兴的专科包括眼科、肿瘤科、影像科、神经科……迎面走来的“病人”可能是一只萌萌的大狗,也有可能是一只高冷的小猫。学生在医院轮转,一年的实践教学、临床不少于90天,通过实操培养自身的学科兴趣,帮助他们做好研究方向的选择。此外,他们还会在畜禽疫病诊断研究中心和校外教学实践农场接受实践教育。
正是平日“练兵”练得勤,才有了赛场上的底气。刘波坦言,“能够选上参加‘雄鹰杯’的学生非常幸运,并不是每名学生都能体验高强度的培训。让每名学生都得到高强度的比赛训练,是未来动物医学的一个教学目标。我们正在为此而努力!”
从第一届大赛到如今,5年匆匆而过,“雄鹰杯”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作为主要承办单位的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其宠物医院店面也已经由300多家扩张到1000多家。大赛方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提高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实践教育水平,全面提升学生培养质量,促进高校培养出更多行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