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李小云: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央视网 2019年11月06日 报道 浏览次数:

央视网消息:(记者 阚纯裕)2019年1月,地处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热带雨林之中的传统瑶族村落河边村迎来了一场不一样的生日会,生日会的主角并不是村里人,村民们却用瑶族特有的方式为他庆祝58岁生日。

他叫李小云,是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扶贫政策和扶贫实践研究工作。

距2014年底李小云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已经过去了4年。在1500多个日夜里,河边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李小云正是这场变化的亲历者。他与政府的密切配合终于让精准扶贫的“阳光”照亮了这个贫困的瑶族山寨。

不脱贫,不出村!

勐腊县是云南最南端的县,向南翻越大山就是老挝,向西跨过澜沧江就是缅甸。河边村是个小小的瑶族山村,一如中国边陲的其他山乡,风景秀丽,雨林茂盛,象群出没。但是,贫困曾是这里无法破解的难题。

2015年初,李小云来到这里实地考察。时值冬天,村里的孩童在屋外玩耍,光着脚在湿冷的路面上跑来跑去,村内没有一处安全住房,人畜混居随处可见,道路没有硬化……看到这一幕,他深感不安。

有20多年扶贫经验的李小云感叹:“看到这,内心的触动非常大,现在竟然还有这样近乎原始的村落。”

这些村寨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村民生计依赖种甘蔗、割橡胶和采集砂仁,时常还要遭受象群的干扰;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仅4000元左右,而人均年支出超过5000元,几乎家家负债。由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和习俗和外界有差异,村民外出打工的很少。低收入严重影响下一代的教育,医疗卫生也得不到基本保障。

看到这一切,李小云心痛不已,他决定选择一个贫困村当试点,在村里长驻下来,并在心底暗自起誓:不脱贫,不出村!

为了筹资,李小云成立了“小云助贫中心”,依托微型助贫项目,希望促进优质公益资源下移和基层公益组织发育,探索有效的助贫机制、村级综合扶贫治理模式。他将河边村作为第一个项目实施地,用“大学+公益+政府+农户”模式帮助河边村脱贫。

李小云带领着中国农业大学的扶贫队驻扎到了河边村。没有房子,他就住在村民家里。木屋是村里最常见的房子——木板围一圈,石棉瓦搭个顶,矮小,无窗,开门才能采光。那时,村民们习惯散养猪和鸡,晚上就把它们圈在屋里。在人畜混居的破败房屋里,李小云带着团队一住就是两年,“人多的时候我们在地下打铺。现在就能看到这四处漏风,冬天睡觉的时候风就全进来。”

李小云苦中作乐,为这个临时的“办公室”写了一首打油诗:“屋上残瓦断片,脚下粘着泥泞。铺上一块红砖,生命从这启程!”

河边村有58户村民,李小云挨家挨户上门了解基本情况。次数多了,有的村民开始不耐烦:每次上门都问很多问题,但这么长时间下来也没见村里头有变化,二三十年来村里都没啥变化,他们能行吗?

李小云用接下来的时间交出了答卷:整个村子,57户人,不可能全都通过政府救济来保障生活质量,给他们一个足够提升收入的产业是关键。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小云助贫”在河边村开展起了深度贫困综合治理实验。从产业生计、生产系统、基础设施、住房改善、人居环境景观等五个方面入手,进行了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实验。

“这是农民的艺术品”

2015年8月,就在那间破旧的木屋里,李小云拿出来一张蓝图,跟村民讨论他们未来的房子。

“我跟志愿者讲,一定要做成有颜色的、好看的房子。”李小云还记得那天开会的场景,在昏暗的办公室里,他把设计图投影给村民看,村民们光着脚坐在地上,彩色的图片放得很大很大。

对瑶族木楼的设计,李小云琢磨了半年。

他发现,当地瑶族的老房子都是纯木质结构,没有窗户,村民只能到外面去晒太阳。

于是,李小云想建造充满阳光又有瑶族特色的房子,还能当作客房来赚钱。他提出了“嵌入式瑶族民居”的概念,避免千篇一律的民宿模式,打造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客居与主居相融合的瑶族特色民居。

这种设计是很“小心”的。“刚去河边村时,根本没有我们这些外来者的空间,我们就慢慢往村子里渗入一些东西。”李小云希望,是瑶族当地文化包围外来文化,而不是瑶族文化被外来文化淹没。

房屋设计仍沿袭了瑶族传统的杆栏式木楼,方便就地取材。木楼从房梁到围墙均为木质,上下两层,一层架空,二层住人。

李小云和“小云助贫”的工作人员亲自设计每一个客房,请来熟悉木楼建筑的技术工人,与村民一道,边建设示范房,边引导村民跟着建房师傅一起学技术,并投工投劳。

村民盘志明说,正是得益于小云老师和建房师傅的示范,他自己亲手建造了自家的木楼,主客分明、宽敞明亮,还有独立的卫生间。“之前村里从没有过这样的房子,也没人敢想过。”盘志明说。

在建成的新居里,村民们依然在木楼下的架空层里烤火盆、抽旱烟,只是家里从此有了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

有了示范引领,村民们也有了积极性,以前持观望态度的村民也主动加入了建房大军。很快,又一批新房动工,村民开始“放胆”。从2015年底到2017年中,整个寨子变成了一个大工地,油锯“嗡嗡”作响。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村民们自己动手,终于打造出如今“村里人不想出去、城里人想来看看”的河边村,把“诗和远方”过成了自己的日子。

“这是农民的艺术品,我们都是这个村庄的学生。”李小云说。

“瑶族妈妈客房”建成投用后,从2017年到2018年,全村来自客房和厨房的新增收入达到了80万元以上,户均增收达1.3万元以上,很多农户新增收入超过3万元。2019年的10个月,全村的总收入超过了2018年全年。

“河边村是村民自己的河边村”

今年是“小云助贫”团队驻扎河边村的第五个年头,团队经过慎重考虑,成立了雨林瑶家专业合作社,把“瑶族妈妈的客房”扶贫项目未来的发展正式移交给全体村民。

这个决定并不是突发奇想,事实上,让农民学会自力更生正是李小云的扶贫理念中最亮眼的一部分。

早在20世纪90年代,李小云就开始关注扶贫工作。在研究中,他发现农村发展过程中,“外人”的支持,常常与农民的需求之间出现“断层”。因此,1994年,他将“参与式发展”理念引入国内,结合我国实际创造了“参与式扶贫”模式,提出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体,如何消除贫困更应该尊重农民的意见。

在《谁是农村发展的主体?》中,李小云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只有村民进行自我管理,他们才能真正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体。

从2015年到2017年,李小云和他的团队每年有八九个月驻扎在村里,他的博士研究生们把论文写在了扶贫第一线。他的同事宋海燕带着儿子常驻河边村,董强博士几乎每个月都在北京到河边的路上往返。“小云助贫”的当地员工张萍、李发新和衡瑞霞的家,更像是他们的第二个家。2018年,村里的客房稳定运营之后,团队的驻村时间才有所减少。

“我们不是去指导他们脱贫的,而是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一起居住、一起劳动,一起想办法脱贫,”李小云说,“无论如何,河边村都是村民自己的河边村。”

农民是助贫的中心,让农民成为产业的主人,正是李小云他们建立合作社的初衷,不管是村里建成的会议中心,还是村民的餐厅、客房,真正的主人都是农民,管理者也是农民。而李小云他们做的,是培养他们现代的观念,教会他们如何经营和管理自己的产业。

“河边村不是一个空心村,人都基本上留在村里,我们想做的,是一个农民自己有致富能力,可以把收益留在自己手里的产业模式。”李小云说,“我们尽可能保持它原有的状态,但进了房间,生活又是现代化的。所以这是一个真正鲜活的村庄,老人、成年人、孩子都在这里,也有猪、有鸡,在村里能听到鸡鸣声,可以感受到生活的气息。”

经过4年的扶贫实验,河边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全村来自新业态产业的收入累计接近100万元,实现了厕所革命,厨房革命,成了货真价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李小云在这里探索出了以自然教育和小型会址经济为主导产业,以当地特有农产品为辅助产业,以传统种植业为基础性产业的多元化的复合型产业格局。

“这就是我们中央讲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民为主体这样一个方式。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最应该担当的就是能够在转型的过程中,以不同的形式直接参与到解决这些问题的行动里面去。”李小云表示,“如果没有县里的扶贫书记崔书记的不懈努力,和镇里的领导以及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河边实验很难成功。”

2019年7月14日,李小云在朋友圈里写下这样一段话:“河边实验99%可能失败,我们在做1%的另一种可能,失败和成功都会教育我们,给我们启示。”

在30余年的发展研究与实践中,他从未脱离扶贫战场的唯一原因,就藏在“小云助贫”中心的使命愿景中——“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央视网2019年11月4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