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旧版回顾

中国经验助非洲农民减贫增收

新华社客户端 2018年09月02日 报道 浏览次数:

中国援塞内加尔农业专家培训当地农民使用农用机械。(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记者郝王乐 卜多门 李娜)农业一直以来是中非合作的重要领域,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期间,农业现代化被确定为中非“十大合作计划”之一,双方开展了越来越多的务实高效农业合作,为非洲国家农村地区的减贫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塞内加尔农民的“致富领路人”

今年6月,卸任中国援塞内加尔农业组组长不到一年的郑俊杰,又紧接着飞往了乍得,参加第六期中国援乍农业专家组,主抓蔬菜和水稻技术工作。

“近七年的援非岁月,已经在我心中铭刻了难以销蚀的痕迹。去年卸任回国,大半年时间魂牵梦萦的仍旧是非洲。”郑俊杰说。

据他介绍,中国援塞内加尔农业技术合作组有十多人,下设两个小组,一个是位于首都达喀尔郊区的蔬菜组,另一个位于该国北部与毛里塔尼亚交界的波多省的水稻组。

在建设好高标准的实验示范基地之余,郑俊杰还带领组员们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培训,为塞内加尔培养各种农技人才。仅2015和2016年,他们在南北跨度近千公里的广大区域,期间举办各类农技培训班18期,培训学员近千人次。

据郑俊杰介绍,在他们的指导下,塞内加尔北部波多省水稻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吉亚村村民基戈家的水稻田亩产由150公斤增加到620公斤,粮食获得丰收,基戈买了新摩托车,在宰牲节时特意给中国专家送来羊腿表示感谢。

郑俊杰说,在塞内加尔这样的故事并不少,仅在波多省就有6000多农户受益于中国技术,粮食产量增加了50%以上。许多农民都把中国专家称为“科技致富领路人”。

“中国中心”在贝宁展现示范效应

由中国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并经营的中国援贝宁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是中国第一批建立的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之一,它是中国政府落实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八项举措的具体体现,对提高当地农业技术水平,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作用显著。

中国农垦集团国际事业部经理姚黎英介绍,示范中心成立以来,一批批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与贝方在农作物栽培、育种、畜禽养殖等领域开展合作,对加快贝宁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脱贫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玉米是当地主要农作物之一。中国专家通过传授玉米杂交高产种植技术,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贝宁畜禽主要以散养为主,满足不了当地市场的需求,示范中心引进优良品种,开展蛋鸡和肉猪的养殖实验和示范……“示范中心针对贝宁国情,因地制宜开展了农业技术培训、实验和示范。”姚黎英说。

据姚黎英介绍,采用了中国技术之后,当地村民库努家的玉米产量从每公顷约800公斤增长到3.5吨。如今,库努除了自己种玉米,还把技术教给周围村民,努力提高生活质量。

贝宁政府对示范中心给予了充分肯定,贝宁农业部门官员称赞它为提高贝宁农户收入,保障家庭粮食安全和实现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贝宁农业部官员视察农业示范中心。(受访者供图)

“人海战术”在坦桑尼亚农田焕发新生

为了让更多的非洲政府官员、非洲的农民能在他们的土地上是实实在在地看到中国农业与减贫的做法,一些中国学界人士也开始走进非洲。

中国农业大学从2012年开始,派出专家团队走进坦桑尼亚,选择在坦桑尼亚重要的农业产区莫罗戈罗省展开在非洲田野落地示范中国农业发展和减贫经验的探索。

在人文与发展学院李小云教授的带领下,基于对中非农业发展的对比研究,中国学者提出了转换既有资源禀赋的发展路径,将中国人多地少条件下形成的劳动密集农业技术,在坦桑尼亚的条件下进行再开发,形成了劳动密集玉米增产技术体系。

“要通过增加劳动力的投入,提高土地单产,用人力资源优势弥补资本不足,使非洲农业发展减少对于资本等要素的依赖。”李小云说。

李小云团队是基于非洲农业发展现状做出上述尝试。他们认为,高投入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思路在目前而言并不适合非洲,所以他们的项目强调“平行经验”的分享。尽可能把中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业发展实际经验,而不是中国当下的农业模式介绍到坦桑尼亚。

过去六年,中国农业大学众多师生频繁往来中坦之间,积极指导当地农民开展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他们的探索获得良好的效果。李小云说,周边一千多个“示范户”在过去六年,粮食产量达到平均水平的2-3倍,对减少贫困效果明显。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徐秀丽认为,这个项目“关注民生,发挥民间外交的重要性”。它的成功给一些非洲发展中国家发展农业、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提供了另一个路径。

“农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囿于现实条件,一些理念和模式的效果还不能完全显现。”姚黎英说,“但是‘种子’已经播撒,待到条件成熟,自然会‘生根发芽’。”

新华社客户端2018年8月30日报道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更多
标签: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