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庆忠:让乡村教育回归乡土
川中教育实验,让我目睹了个人、家庭和村落因为教育的回归而带来的一线生机。这所以幼儿园为依托、以幼教团队为义工主体的乡村学堂,已经使286位学员从中受益,这也意味着有大致相同数目的家庭受到了社区大学的影响。幼教团队以他们的身体力行让乡村妇女、老人有了精彩活过一次的感觉,也让乡土社会里日渐冷漠的人情在学习的过程中温暖起来。当教师们一次又一次讲述社区大学带给他们心灵冲击的时候,当看到幼教团队在能量提升中展现其创造力的时候,我觉得这5年是多么值得,因为这里发生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变化,而是一个生命发生变化以后,带给整个乡土社会变革的讯息。
当没有了学校的乡村和没有了乡村的学校已变成了普遍存在的现实,当数以千万计的流动儿童遭遇“城市留不下,乡村回不去”的窘境,文化记忆能否成为连接过往与当下、城市与乡村的精神纽带?如何进行乡土重建以应对乡村凋敝的处境?如何让乡村教育回归乡土以传续记忆的根脉?扎根乡土的教育又该以怎样的形态呈现呢?
实际上,我们调查的很多地方已经开始注重开掘乡土社会的本土资源,把地方特色文化转化成了内发性的教育资源,河南辉县川中幼儿园就是一个例子,他们形成了以生态教育为核心的生存与发展之道。校园内的生态种植园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强化生活与土地之间的联系,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听闻自然界的声响,让他们在播种、观察秧苗生长和收获果实的过程中,尽享植物成长与自我成长的快乐,让他们种下爱心,拥有责任心。幼儿园从课程设计入手,将乡村的自然资源转变成为课程资源:河滩里的卵石成为孩子们作画描摹的艺术品,玉米皮在手工制作中华丽转身为小拖鞋、小靠垫和不忍再触摸的盛开的花朵,废弃的竹帘变成了风筝的龙骨,丢落的纸箱竟然幻化为墙壁上悠然的舞者。尤为可贵的是,辐射14个村落的川中社区大学,不仅使孩子不再成为留守儿童,也让麻将桌前的妇女拥有了服务家庭、服务社会的尽职生活。在让孩子们享受优质的乡村教育的同时,也让学校因凝聚周边村落而成为乡村建设的中心。这种带有实验性质的案例,总会点燃我们在“土地的黄昏”中通过教育重建乡土的希望。
在城镇化日益成为乡村发展的主流话语之时,我们却强调“回归土地”,也许这是与凯歌高奏的城镇化并不协调的另类音符,但是这种“乌托邦式的乡土性”却是对文化记忆最深层的唤醒,因为,一个有深度的社会,必须拥有自己的社会记忆,这是世代之间维系共同情感和深厚凝聚力的心理基础。
(作者孙庆忠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