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本科生录取工作结束 生源质量继续攀升
今年我校共录取各类普通本科新生2928名,其中保送生14人,艺术特长生27人,高水平运动员30人,港澳台学生10人,少数民族预科班转入35人,新疆内地班10人,西藏内地班7人,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学生3人,贫困专项计划39人。国际学院经济学类(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录取200人,烟台研究院4个专业录取新生300名。此外还新录取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30人,他们将到北京邮电大学报到,在完成1-2年的预科阶段学习后转入我校。
总体来看,我校生源质量继2011年之后又实现了新的跨越。具体表现在:
理工类新生投档成绩平均超过当地一本线首次突破70分。
全校2576名理工类新生除国际学院和烟台研究院相关专业和特殊类考生外,新生投档成绩比当地一本线平均高出70.03分,比2011年又提高了7.24分。20个省市的录取平均分超过当地一本线的分值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各省理工类录取平均分在当地一本上线考生中平均排名21.71%,比2011年提高了1.25个百分点。
各地录取线有较大提高 22省理工类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除部分专业特殊类考生外,理工类在22个省市录取最低分超过当地一本线的分值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在非首次安排文史类招生计划的12个省市中有11个省市的录取最低分超过当地一本线的分值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全校352名文史类新生除部分专业特殊类考生外,新生的投档成绩比当地一本线平均高出49.21分,比2011年提高了9.02分。11个省市的文史类录取平均分超过当地一本线的分值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高分学生数量继续增多 院校一志愿率为97.37%
除实行标准分的海南省外,今年共招收600分以上的理工类考生990人,占38.61%;理工考生超过当地一本线50分以上者1696人,占65.84%,比2011年增加了近12个百分点。其中,山东的蒋继葆、符绍鹏、陕西的杨子分别以666分、665分、664分的投档成绩列全校分数最高的前三名,北京的张心怡、董莹璨以超过一本线170分的成绩,并列全校超一本线最多的第一名,北京的信欣以167分排名第三。
除个别省份国际学院计划或贫困专项计划因计划较少而出现断档外,我校在32个省市的普通理科和普通文科第一志愿生源充足,共录取院校第一志愿考生2851人,第一志愿率为97.37%。我校还在北京录取二志愿高分考生9名。
今年我校的优势专业继续受到考生青睐。新生的专业志愿满足率达到88.49%,与2011年基本持平,其中第一专业志愿满足率为39.86%。录取新生中,各专业第一专业志愿报考数与实际录取数相比,理科试验班类(生命科学)达到9.68:1、食品质量与安全为4.71:1、理科试验班(信息科学)为4.44:1、经济学类为3.38:1、食品科学与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农村区域发展为、生物科学类均大于2:1,工商管理类、生物工程、园林等专业也大于1:1。
教务处副处长、招生办公室主任周旭峰介绍说,我校近年来生源质量持续提高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近年来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我校得到了考生和家长的更多关注;二是我校本科教育十项改革措施的实施,尤其是转专业、双学位、国际化等措施在考生中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再加上适当压缩了招生规模,以及招生上取消专业级差、认可各类加分等政策也进一步促进了生源质量的提高;三是近年来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招生宣传工作,如每个省份成立招生宣传小组,鼓励知名教授、专家参与招生宣传工作,加强与重点中学的合作与联系,设立了一批优质生源基地,积极发动在校生利用假期返回母校进行宣传等,这些措施开始发挥作用。
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逐渐被社会认可,考生对农业院校的偏见逐渐变小,以及国家高考录取模式的改革都为我校提供了新机遇,如2012年25个省市实行了平行志愿、部分省份扩大了一本招生数量,这些因素对我校整体生源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