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月19日晚七点,由我校英才学校承办的“新国际”论坛在食品学院报告厅举行。论坛邀请博联社总裁、国际问题研究专家马晓霖和新华社国际部新媒体采编中心主任齐紫剑,分别就“新时代中国策”和“新时代新媒体”话题与我校学生进行了热烈讨论。
“新国际”论坛是由新华社国际部官方微博“新国际”今春启动的一项活动,邀请名外交家、名记者、名企业家走进北京高校,讨论当前世界热点问题、国际关系、新媒体传播业态。
马晓霖围绕“从中东到南海、新时代中国策”主题,首先对一年以来的国际热点时事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对于高速发展的中国来说,“成长的烦恼”就是发展中的问题。发展的问题一直存在,但当人们从只追求温饱转变到追求各种利益,问题就渐渐出现在公共层面。之后,马晓霖就中东形势、中朝中日关系、南海黄岩岛争端以及台海形势进行了分析与介绍,分析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决策立场、原因以及自己的理解,并解答了同学们有关时政话题的疑问。
齐紫剑则从媒体人的角度对微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他提出,新媒体的潮流不可阻挡,“你会是在不知不觉中加入了新媒体的传播”,对于“新国际”的特色之处,他提出“错位呈现”和“追求时事趣味性”特点,他说:“我们拥有全球160个地点的分社,新国际可以利用人力优势挖掘最新鲜的时政新闻,及时传播其他媒体未进行报道的内容,维持敏感事件真实性、报道突发事件等;时事趣味性就是抓住舆论热点,博得更多关注。”
活动设有微博直播。屏幕上持续滚动同学的观点与问题,拉近了观众与嘉宾之间的距离,活跃了现场气氛。两人嘉宾都表示,农大的学生热情,关心时事,针对时政热点能够提出有深度、广度的问题。齐紫剑说:“(农大学生)尽管不是相关专业的学生,却不缺乏好思想!”马晓霖也称赞:“农大同学们具备很高的政治眼光与深厚的历史责任感,希望同学们更多关注国际政策与形势,发挥青年一代的作用。”
我校是继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后,第三家承办“新国际”论坛的高校。校团委副书记尤泳参加了本次论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