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学院 供图
近日,教育部组织专家对我校副教授王红清课题组的“设施草莓立体栽培综合配套技术研究”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专家们在审阅相关技术资料、质询和讨论后评价,该项目研究内容丰富,技术设计合理,结果可靠,效益显著,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高品质、高效益、易管理是草莓生产面临的重大课题。2006年以来,农学院果树学王红清副教授带领的草莓课题组开展设施草莓立体栽培综合配套技术研究,研发了多种设施草莓立体栽培模式,如支架式单H型、X型、双H型、A字型、可调节式等,从技术上解决草莓重茬问题,同时克服了土壤病原菌对草莓的侵染和地面对果实的污染。课题组以立体种植方式提高草莓种植温室空间利用率,通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效益,特别是通过立体栽培,改变了作业姿势,缩短劳动时间,减少了劳动强度,使管理及采摘更加轻松。
课题组还通过大量研究,创新性地采用地热线对基质加温,结合滴灌、自动调节技术等优化了草莓立体栽培模式,并提出了适合不同设施光温环境的草莓立体栽培管理技术,同时确立了品种选择、培养基质、营养液配比等优质高产的草莓立体栽培综合配套技术。
据悉,本项目开发的各种设施草莓立体栽培模式已在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昌平草莓博览园展出,展示面积约2万平方米。该课题组还为世界草莓大会召开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此外该课题组还先后在顺义区、延庆区等京郊地区建立了草莓立体栽培示范基地。
此次鉴定委员会主任由北京市林业局果树处处长付占芳担任,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经作处副处长李莉、北京农学院副院长姚允聪担任副主任,专家组成员包括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所研究员杨莉、河北省草莓研究中心保定草莓研究所所长段立霄、北京昌平蔬菜技术推广站主任陈怀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果所副研究员董静副研究员。
学校科研院重大专项处处长段留生主持鉴定会,农学院教授韩振海致欢迎辞。王红清代表课题组作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课题组成员孟昭清教授、刘国杰教授、宋生印实验师等参加了鉴定会。
科研院成果管理处主任白玉华,北京昌平世界草莓大会组委会副主任陈卫文、展览部部长刘正雄列席了会议。陈卫文同时代表世界草莓大会组委会感谢课题组为世界草莓大会做出的贡献。
责任编辑:科研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