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名家论坛]蒋雯丽:爱在生命中传承(图文)

潘彩清 2010年03月22日 报道 浏览次数:

学生记者 薛劲然 杨植 季榕 杨霁舟 摄影


  3月21日晚,西区报告厅座无虚席——著名影星蒋雯丽携由她导演的首部自传体式影片《我们天上见》做客我校名家论坛,在带给我校师生一场精彩演出的同时,她还与我校师生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党委副书记张东军接见了蒋雯丽一行,并代表学校对她再次做客名家论坛表示欢迎。

“我们天上见”

《我们天上见》是一部自传性质的影片,片中讲述的祖孙情正是蒋雯丽和姥爷之间真挚的情感故事。影片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一个小女孩和她姥爷相依为命的故事。影片记录了小女孩的成长,表达了生命的传承和代代延伸。蒋雯丽说:“我的童年是和姥爷一起度过的,我们祖孙二人感情深厚,而拍一部记录儿时故事的电影,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随着年龄的增长,童年和姥爷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的脑海,越来越清晰,闭上眼就在眼前,好像都不用写剧本,马上就能拍出来。

《我们天上见》在09年釜山电影节获得“最受观众喜爱电影大奖”之后,又在首届澳门国际电影节上一举斩获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男主角,该影片作为我国首部清明档期影片,将于清明节在全国公映。釜山电影节主席李庸先生评价《我们天上见》是“水彩画一样美丽的电影”,他说:“我必须不断地抽烟才能抑制想哭的情绪,很难相信这是一位女演员出身的导演执导的首部电影,完全超出期待。”著名导演冯小刚评介该片:“蒋雯丽是在用真感情拍东西,让人感动。”

对于电影获奖,蒋雯丽淡然处之,“这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但对我来说,能拍这样一部电影,能把我的感情表达出来,就足够了。

爱在生命中传承

《我们天上见》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感情,蒋雯丽表示自己是带着对人生的困惑开始创作这部戏的,蒋雯丽坦言,对外公的感情是一份真挚的情感。她认为当下缺少精神上的家园,希望通过电影可以找到精神上的回归或者亲情的回归。

蒋雯丽说,自己小时候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体操世界冠军,这个理想在她执导的影片《我们天上见》有过展现。长大之后的蒋雯丽并没有如愿以偿,却成了一名水厂女工,考电影学院成为改变她人生轨迹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忆及当年考试的情形,蒋雯丽说这一切都要感谢她在天上的姥爷,“我觉得冥冥之中是他在保佑我考上了电影学院。”

蒋雯丽在和同学们交流时说,这部电影表达的是一个生命的传承,“姥爷和我,一个九十岁、一个七八岁,在七十年代末,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他扶持我长大,我陪他走完人生的路——一个生命像棵小树成长起来,一个生命却像是一棵老树,慢慢地倒下了,无声无息。”执导这部影片就是想把这种爱、这种生命传承的爱拍出来,蒋雯丽说,“我自己现在也有了孩子,有时看着他在我的身边睡着了,那天使一般的表情,心里对他涌起无限的爱。我就会想,姥爷那时看我,也是这样的吧。” 

她说,“我也要用这部电影送给天下所有的父母,是因为你们的爱让我们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上很美好。” 

不放弃 不抛弃

蒋雯丽出现在我校名家论坛上已是第二次,她曾于2008年4月与顾长卫导演一起携《立春》做客我校名家论坛,在《金婚》等作品中,她曾不止一次来我校进行外景拍摄。

首次当导演,蒋雯丽坦言其感觉是“苦中作乐”,“开机第一个礼拜时一切都没有头绪,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也不习惯被叫作‘蒋导’,还好,我进入状态比较快,拍了一个星期后就渐渐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感觉。 蒋雯丽在和我校师生交流说,对农大感觉到特别的亲切,“农大是我们的福地”。她感谢农业大学的所有的师生。这一次,也实现了之前承诺——在全国公映前,一定带着自己导演的电影要让农大的师生先睹为快。

“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开始,真正的人生是在大学毕业以后”。在论坛上,蒋雯丽勉励同学们做事情要充分享受其过程,保持良好的心态,认真努力去做每一件事情,要不放弃,不抛弃,心里怀着理想,向理想去奋斗。

本次名家论坛由农学院承办。蒋雯丽的姐姐蒋雯娟等参加论坛,我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宁秋娅、农学院分党委书记曲瑛德及1000余名师生观看了影片,并听取了论坛。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