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校园春意(曲越 摄影)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分。宋朝文豪欧阳修对春分曾有过这样精彩的描述:“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每年公历3月20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太阳光直射赤道。这一天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从这一天开始昼夜长短平均,也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春分是我国传统节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此俗历代相传。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清代春分前后,宫中祠庙皆有大臣致祭,世家士族亦于是日致祭宗祠。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有鸟如乌,先鸡而鸣,‘架架格格’,民候此鸟则入田,以为候。”明代山东淄川于是日栽植树木,作春酒,酿酷。《文水县志》载:“春分日,酿酒拌酷,移花接木。”这一时节也是劳作农忙的日子,湖北有谚语:“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广东有谚语:“春分在前,斗米斗钱”。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全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更是一派暮春景象。从气候规律说,这时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进入春季“桃花汛”期;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的威胁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问题。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北方春季少雨的地区要抓紧春灌,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注意防御晚霜冻害;南方仍需继续搞好排涝防渍工作。江南早稻育秧和江淮地区早稻薄膜育秧工作已经开始,早春天气冷暖变化频繁,要注意在冷空气来临时浸种催芽,冷空气结束时抢晴播种。民间谚语说:“冷尾暖头,下秧不愁。”要根据天气情况,争取播后有3-5个晴天,以保一播全苗。春茶已开始抽芽,应及时追施速效肥料,防治病虫害,力争茶叶丰产优质。
“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春分也是植树造林的极好时机,古诗就有“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之句。在火热的农忙季节,要继续用我们的双手去绿化祖国山河,美化我们的环境。
春分这段时期比较干燥,易发非感染性的高血压、月经失调、痔疮及过敏性疾病。很多人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一样,每岁至春分、秋分必犯嗽疾。因此,我国传统养生认为,春分时节在饮食调理上宜润肺为主,但春季的润肺与秋季的润肺不一样,要兼顾健脾益胃,气味亦要香浓。这一时期,养生总的原则是忌大热大寒,力求中和,如吃寒性食物,则佐以温热之品;如服益阳之品,则配以滋阴之物,以达阴阳平衡,禁忌偏热、偏寒的食物。
最后,请大家猜一个谜语,谜面是:“三人同日离别去”(猜一节气名),你猜出来了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