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日 星期四
学校网站 ENGLISH

生物学院研究生第九党支部深入开展“红色1+1”科技助农活动(图文)

2008年07月07日 浏览次数:6

生物学院 供图


生物学院研究生第九党支部自5月初红色1+1活动立项以来,依托生物学院食用菌研究室的技术力量,与延庆县沈家营镇、延庆县大榆树镇东杏园村、通州区漷县镇草场村等党支部联合,以切实服务三农,宣传奥运为目标,按照“有实效、可持续”的要求,先后三次深入京郊农村,为农民解决食用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5月中旬,生物学院研究生第九党支部成员来到延庆县沈家营镇,受到了该镇农发办主任的接待和当地菇农的热烈欢迎。支部成员向村民宣传了相关的奥运知识,之后考察了当地的双孢蘑菇生产情况。时值春夏交接,气温较高,不少菇床发生了细菌病害,研究生们为农户讲解了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并发放了杀灭杂菌的药剂,菇农们表示十分感激。

在延庆县大榆树镇东杏园村,支部成员向当地村民讲解了利用牛粪和秸秆种植双孢蘑菇的示范项目所具有的消除牛粪污染环境,减少秸秆焚烧,生产有机肥等多方面综合效益,体现了绿色奥运的时代主题,得到村民的认可。在村长的带领下大家考察了该村实际情况,讨论提出了合适的种植地点,估算了大致的栽培规模和经济效益,并提出了继续合作的框架。镇领导和村长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座谈,并感谢农大师生对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支持。

6月中旬,在食用菌研究室王贺祥教授带领下,生物学院研究生第九党支部成员来到通州区漷县镇草场村进行调查,为当地菇农解决温度升高后的病虫害防治及季节性蘑菇生产问题,指导菇农提前做好防治和生产计划,菇农对农大师生的及时到来和热情帮助表示十分感谢。

生物学院研究生第九党支部党员纷纷表示,通过“红色1+1”科技行动我们不仅为农民送去了知识和技术支持,同时也使我们能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切实服务三农,从而增加了“解民生之多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责任编辑:生物学院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