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新东方”校长来我校传授英语学习“三十六计”
“新东方”三个字总是与奋斗和激情联系在一起。4月20号晚,三位“新东方”学校的校长在东校区食品学院报告厅再一次把这种奋斗的激情带给了农大学子。南京“新东方”学校校长杜伟、南昌“新东方”学校校长强浩、武汉“新东方”学校校长李杜——三位个性迥异但却都对英语学习有着独到研究的优秀教师向我校同学传授了英语学习的“三十六计”。
杜伟:只要开始就有机会
运动上衣,休闲裤,演讲时一直手揣裤兜,斜靠自讲台上的杜伟第一眼看上去的确不像是位校长级的老师。然而更令人意外的是他传奇般的人生经历:从足球特长生,到银行的出纳员,从对英语毫无兴趣到发明“4+1”英语听说学习法,从“新东方”的电教管理员到新东方学校校长,杜伟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英语学习之路。
杜伟说,英语学习没有早晚的问题,无论你是什么基础,只要开始后机会就一直摆在你的面前。关于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他说“语言在于重复”,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融入英语的语言环境,他鼓励大家多看、精看美国电影,并以此作为提高听说能力的突破口。
强浩:把新概念背了一百多遍
米色的风衣,无边镜框后平静的眼神,富有磁性的嗓音,用“文质彬彬”来形容讲台上的强浩绝不为过。然而正是看上略带书生之气的他却曾经因为俞敏洪的一句“忽悠”疯狂地把新概念第三册背了一百多遍。通过背诵新概念,强浩不仅在英语水平上有了质的飞跃,并且摸索出了英语学习的客观规律。
强浩在讲座中提出了英语学习的“一本书”原则,他说,英语学习切忌“贪多”、“求速”,要讲究“精”和“慢”。强浩向大家讲述了自己以及他的学生背诵新概念的经历,他说,英语学习非朝夕之功,背诵新概念的过程是很痛苦的,怎样去除浮躁心理,坚定地走下去,是每位同学需要面对的挑战。他建议大家“用心在一定范围内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来激励自己坚持下去。
李杜:要用“耳朵”来学
李杜对新概念英语作者亚历山大的语音惟妙惟肖的模仿赢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他说英语是拼音文字,而拼音文字都具有音韵,要用‘耳朵’来学,他还赋予英语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并将其与音乐结合在一起。他向大家现场展示了《东风破》、《发如雪》、《花田错》歌词的英译版本,让大家体会到了“Chinese English”的美妙。他指出,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应跳出条条框框的限制,创新的学习。
据了解,4月19、20日,全国36位“新东方”学校校长走进首都20所高校,讲授英语学习“三十六计”,我校是其中一站。本次活动由我校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