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团委 供图
12月7日晚,由挚友社主办的第17届“九月风”大型征文比赛颁奖晚会在食院报告厅成功落下帷幕,来自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园林071班的赵昕同学以《佛惹尘埃》获得本次大赛特等奖。
校长陈章良、校团委书记景发、人发学院媒体传播系主任徐晓村、北京市作家协会成员星河老师等出席了本次颁奖晚会。
陈章良对“九月风”征文活动的举办表示肯定,并对本次征文活动走出校园、走进兄弟院校的开放姿态予以称赞,同时表达了对挚友社今后的发展所寄予的厚望。陈章良为挚友社及“九月风”征文活动在对农大文学氛围导向性上所起到的作用及具体方向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希望农大学子在文学特色上更多地关注基层、关注农村、关注农民。他还提到,同学们利用假期社会实践的机会深入农村调查,以丰富的实地感触充实自己的文字,甚至可以用小说的形式将对农村的问题的思考展现出来,“特别是在国家全面免除农业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农民的生活状况处于很大程度上的改善时期,用文学的形式将这些农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从某一个侧面展现出来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
景发在晚会上肯定挚友社自1983年4月11日创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绩,并向挚友社的指导老师表示感谢。他衷心希望挚友社可以传承这二十几年的优良传统、吸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并充分发扬求是与创新精神,培养出更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九月风”大型征文比赛颁奖晚会现场,挚友社成员上演了自编自演的小品《挚友故事》,讲述了挚友们的工作经历和心路历程。通过一个个小小的故事,记录了挚友的生活和工作场景,展现了挚友们对文学与新闻的热爱。晚会中也同时穿插了由我校民乐团带来的精彩曲目《赛马》、《弹词韵》以及新生才艺大赛冠军得主的独唱《寂寞的季节》,为晚会平添了浓厚的文学与艺术氛围。
“九月风”大型征文活动始于1991年9月,至今已成功举办16届,在我校业已形成一个品牌性的活动,成为广大文学爱好者展现自己的舞台。此次征文大赛开始于10月10日,历时50余天,共收到572篇投稿,其中49篇为校外来稿。据悉,今年是挚友社“九月风”征文史上第一次向外校发出约稿函,并得到了京内各大高校文学社团的积极响应。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冷莉梅和来自国际关系学院的曹雅欣分别以文章《花殇》和《情人怅》摘得“挚友文才奖”;国际关系学院的国关传真编辑部、中华女子学院的犀牛角文学社、华北电力大学的华电青年获得“最佳组织奖”。
我校媒体传播系安文军老师,校团委副书记陶光灿、团委宣传部部长李桢,首都高校学生媒体联盟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青年人大》社长周慧,北京师范大学等各兄弟院校文学社团的负责人,以及我校各社团的主要负责人也参加了此次颁奖晚会。
附:第17届“九月风”大型征文比赛获奖名单
(一) 校内奖项
特等奖:《佛惹尘埃》赵昕
一等奖:《周郎顾》李帆,《故园歌吟》梅思杏
二等奖:《行走凤凰城》于音,《行走季节》赵昕,《夜阑成都》程朗,《在生活中飘沉》豆赛,《天荒地老》李思维
三等奖:《风与窗户》许东阳,《美丽的普罗旺斯,一别成回忆》朱静文,《梦是夜的花朵》赵怡丹 ,《我的苦难母亲》武娜 ,《这样的岁月》张珂,《一年的距离》 陶英娜,《山岚》韩倩
优秀奖:《小丑》张思瑶,《京华烟云》林璇,《保护》洪川,《逝水》邹政 ,《关于》陈长生,《当时只道是寻常》唐红姝,《乱世红颜》彭楠,《那条金鱼》豆赛 ,《逝去的乐园》刘庆龙,《史诗》汪晶舰
(二) 校外奖项
挚友文才奖:《花殇》冷莉梅(北京师范大学),《情人怅》曹雅欣(国际关系学院)
最佳组织奖:国关传真编辑部(国际关系学院),犀牛角文学社(中华女子学院),华电青年(华北电力大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