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郭忠 摄影
“你们不仅加强了两岸交流,促进了青年的相互了解;同时再一次展示农大学子的风采,我代表学校对你们圆满归来表示热烈祝贺!”,今天下午,校长陈章良在与党委常务副书记李晶宜、副书记秦世成,我校赴台文化艺术交流团师生们座谈时这样一句开场白,引起大家一片掌声。
今年1月2日,应台湾宜兰大学的邀请,我校4位老师、艺术团29位同学组成的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团前往宝岛台湾,开始为期1周的文化交流与访问活动。在团长、党委常务副书记李晶宜的带领下,访问团师生5天里分别参观访问了台北、宜兰两地,和台北大学、宜兰大学师生们进行了友好交流,并专门为宜兰大学师生献上了别具特色的演出。1月8日晚,交流团顺利回到学校。
“我校同学在台湾的表现给对方留下了很深印象”,李晶宜介绍说,我校同学的精神面貌、师生之间的和谐融洽关系、同学们的敬业精神都出乎对方意想之外。就以精神面貌来说,演出是在返程前一天,同学们都已经疲乏到极点,但前一晚还是坚持彩排到十二点。宜兰大学大学吴刚智教授是一个细心的人,在演出以后,他对同学们说:“最难能可贵的是你们脸上始终挂着笑容。”李晶宜还特别说到这样一个细节——演出结束后,宜兰大学就有老师感到遗憾:早应该把当地媒体请来好好报道,“没想到农大同学素质这样高”。
加深理解是本次行程的另一个主题。我校艺术团同学在台北-宜兰之行中,通过参观访问,也初步了解到台湾的民俗风情,和台湾青年进行了沟通和交流。罗盘、王思源同学说,在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他们的想法,比如说台湾大学生环保意识非常强,“这也启示我们在奥运馆迎来比赛的时候怎么做得更好,展示我们的形象”;交流中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潜移默化让他们了解大陆的真实情况,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这种机会非常宝贵”,王思源说。
这次台湾之行,让每个成员心中都留下满满的回忆。度过这短暂却又欢乐、愉快而又充实的几天,李晶宜说,我校与宜兰大学交流的平台已经搭建,双方以后应该继续发展友好关系,进一步加深联系。作为农大学生、作为艺术团的成员,能够赴台演出,艺术团成员李倩同学说,“在学校真的很幸福”——让她幸福的不仅是艺术团成员亲如一家、老师和学生融洽的氛围,也在于这样活跃的团体给大家带来的展示才华的空间和舞台。
听了大家畅谈自己的想法,陈章良很有兴致地为大家介绍了两校友好交流的由来:2004年,他在台湾讲学的过程中在谈到加强两岸联系以后,引起了宜兰大学的兴趣。同年11月,本着促进两岸青年之间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对外展示了我校学生甚至大陆学子的形象的目的,陈章良校长和台湾宜兰大学校长刘瑞生共同签署校际交流协议,两校“互访”框架浮出海面。今年在国台办的支持下,我校首批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团得以成行。
“看到同学们平安回来,圆满完成目标,我代表学校对你们表示感谢”,陈章良同时肯定了以艺术团为代表的学校优秀学生社团,在引导同学参加艺术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师生生活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为学校赢得的各项荣誉。他表示,学校将努力给大家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舞台,以便同学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各类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更充分地展示农大学子风采,提高艺术素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