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我校在新疆喀什地区万亩开心果产业示范基地开展科技合作(图文)

科技处 2006年08月09日 报道 浏览次数:

图片来源:科技处



2006年7月21-26日,在校长助理兼科学技术处处长龚元石教授率领下,我校部分灌溉与施肥专家一行7人赴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和莎车县开心果生产基地,对该地区开心果产业发展现状、种植情况以及灌溉施肥、安全越冬、育苗嫁接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考察和指导。

新疆喀什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水资源短缺极为严重。2005年初,我校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及先飞农业工程高技术公司开始对开心果灌溉进行研究,并与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托普恰开心果基地签约了灌溉工程建设项目,规划面积10000亩,灌溉工程总投资600万元。工程的实施,成功解决了开心果生产基地的灌溉和施肥问题,为该地区开心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技术合作与服务。

开心果是世界四大坚果之一,美国和伊朗开心果几乎垄断了整个国际市场绝大部分份额,伊朗开心果产量的85%出口到世界76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每年进口达2万多吨,价格高达45--55元/公斤。新疆喀什地区独特的气候和水土条件,被认为是中国乃至全球最适宜种植开心果的区域之一,但长期以来由于品种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大面积的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中叶以来,由台商投资的喀什卡迪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新疆本地科研单位从伊朗、美国、希腊和西班牙等国引进了24种开心果品种,在喀什地区进行栽培试验。根据有关规划,2008年以前喀什地区将建成10万亩开心果产业化示范工程,目前已在叶尔羌河流域东岸的麦盖提、莎车、泽普、叶城、巴楚等县首先启动;在未来10年内建成100万亩的开心果生产基地,喀什地区将与伊朗的克尔曼省和美国的南加州形成三足鼎立的世界开心果生产基地。

参加考察的专家有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分党委书记杨培岭教授、院长王福军教授、资源与环境学院左强教授与林杉教授、先飞公司总经理徐飞鹏等。考察期间,专家组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就“十一五”期间与进一步开展开心果种植技术的全面合作进行了研讨。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