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社会实践河南杞县系列报道之]“管中窥豹”——浅看河南杞县大蒜市场

农学院学生记者王飞燕 2006年07月25日 报道 浏览次数:
7月8日下午,经过十多个小时的奔波,赴河南实践小分队顺利抵达实践地点——杞县,开始为期6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杞县位于河南省东部,隶属开封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大蒜为其典型的种植作物,种植面积达45万亩,产量居全国第二位。

9日下午,小分队一行10人走访了位于杞县县城的大蒜市场。队员们了解到,今年大蒜产量可观,但市场价格偏低,平均为1元/斤,根据大蒜的品质好坏上下波动,但平均比去年降低3角/斤。当地的大蒜的收购机构不太成熟。每年大蒜成熟季节,外地蒜商来到杞县自行收购,并雇用当地农民对产品进行筛选,分级,去皮,装袋等处理。处理好后或当即卖掉,或收入冷库贮藏,待到价格合适时卖出。但收入冷库贮藏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大蒜最迟可存到来年二月,若此期间无法卖出就只好扔掉。今年大蒜的国内市场较好,主要销往广州,深圳,重庆等全国各地,但国际市场较为冷淡,其原因是至今缺乏外商收购。由于当地蒜农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国际市场,因此今年虽然大蒜产量可观,但蒜农收入却有所下滑。当地大蒜主要是以鲜蒜和干蒜的形式出售,深加工产品很少,仅有少数品质低,无法卖出的加工成蒜片,且都是小规模生产,缺乏大型生产设施和相应的技术设备。

队员观察到,收购点建在公路旁,几间平房便是暂时的库房了。十几个妇女围坐在蒜堆旁对其进行脱皮,装袋等简单处理。据这些妇女介绍,她们都是当地农民,4至7月份农活较少,正好来县城打些零工,每天能挣20-30元不等,也是一项不错的收入。但存在的一个较严重的问题是蒜皮的处理。当问及如何处理这些废弃蒜皮时,当地人回答说:“烧掉或者喂羊吧!”

被脱掉的蒜皮未得到较好的处理,全都堆在路旁,到处乱飞,严重破坏了环境,且对人们的健康也是较大的威胁。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