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暑期社会实践报道之六十八]山西临县:民间小额信贷帮助农民走上致富路(图文)

赴山西临县小分队 2005年08月11日 报道 浏览次数:

图片提供 山西临县小分队
我校赴山西临县社会实践小分队队员在当地了解到,那里民间小额信贷帮助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近年来,龙水头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先村里的土窑洞已被砖砌的窑洞所代替,村民集资修起了一座平房式的新校舍,全村45户一半有了摩托车。村里彩电已基本普及,还有VCD机、卫星天线接收机等高档家电。过去的龙水头村是远近闻名的“赌博村”,近几年,村民自筹资金买了锣鼓,在每年正月里还扭秧歌。这些变化,都要归功于“龙水头村扶贫基金会”。

1993年9月,在经济学家茅于轼多方筹款和帮助下,成立了“龙水头村扶贫基金会”。这个已经持续了12年的项目迄今为止收到了50多万款项。他们向需要钱治病和上学的农民发放小额免息贷款,向需要钱用于生产的农民发放月息1%的小额贷款。值得一提的是,向“基金会”贷款十分方便,手续简单。他们的这种做法不但解决了农民的燃眉之急,更使农民可以脱贫致富。

据了解,湍水头镇龙水头村是吕梁山深处的一个偏僻山村,位于山西省中西部,与陕西省延安和榆林地区隔河相望,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也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资源大区。山西临县是个严重缺水的贫困县,湍水头镇龙水头村平均每4人4天用一担水,因为天旱,田里生产的粮食勉强够口粮,来不了活钱。1993年时,全村45户人几乎住的全是土窑洞,全村仅有一台黑白电视机、一辆冒黑烟轰隆响的嘉陵。村民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他们最需要的是贷款,让钱活泛起来,而正是这种民间小额信贷帮助他们解决了问题。

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在湍水头村和小寨村也已经建立起了同样的基金会。为当地老百姓的脱贫致富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分享到:
标签:
中国农大第五次团代会

踔厉奋发启新程 笃行不怠向未来

盯要点 抓落实 奋进新征程

真抓实干 再创新业绩

关注2022年全国两会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