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道之五十四]探访“明星村”河南张武店村发展的坎坷历程
河南省张武店村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孙杏村镇,新濮公路和107国道分别经过于此,全村占地3.5平方公里,人口达 2370 人之多,果不负中原地区的盛名,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当地就因发展的红红火火的村办企业名噪一时,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只是村委会办公楼里的奖牌就有30多块。可是进入2000年以后,该村的发展就停滞不前,甚至走上了下坡路,实在令人不解。
全面地了解——与市领导的座谈会
到达的那天上午,虽然大家经历了一个晚上火车的颠簸,但是我们没有一丝疲惫,等到安排好住宿、填饱肚子稍作休息之后,我们又踏上了去孙杏村镇的旅途。当我们步入镇政府的会议室时,卫辉市团市委书记、市农业局局长、科协局长等一行人等对我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在双方作了简短的介绍后,我们的带队老
我们下来了——宣传
当天下午,我们找到卫辉市科技协会的同志,把我们打算为村民放映露天电影的事情告诉他们,还没等我们多说,科协的同志便热情的满口答应了,于是我们便毫无后顾之忧的做起了前期准备工作。我们的队员王培成和徐妍两位同学本来就是负责广播的(我们计划是每日清晨6:00—6:20和傍晚7:00—7:20之间向村民们宣传一些国家新政策、生活小常识、玉米等农作物的病虫防治、养鸡养猪的小常识等等)。
耳边响起了熟悉的声音:“亲爱的乡亲们,我们是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来自首都北京。我们将于今晚8:30在村委会的大院里为大家放映一场露天电影《秋菊打官司》,……”还没到放映时间,许多热情的村民就已经搬着凳子来到了我们的放映场地,远远的就能听到老乡们谈笑的声音,我们也不禁加入了看电影的队伍,跟他们攀谈起来。
科技先行——发放科技图书及资料
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我们个个都赞叹着:“果然名不虚传!”手里抬着的桌椅却是不敢怠慢,直走到腿脚发软,我们才觅得一方宝地,不过我们的辛劳当然也是没有白费的,还不到一会时间,我们的桌前就已经聚集了大批的人群,人头攒动,好不热闹!乡亲们围着我们问长问短,我们只有一边不停的回答,一边不停的发放书籍,热的是满头大汗,但我们却是毫无怨言,因为我们看到了乡亲们对知识的渴望,看到了农业发展的新希望!
深入调查——走访农户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按原计划进行分组调查(8人共分四组:乡镇企业组、科技推广组、农业组、综合组)其实这也是我们此次下乡的重点内容——切实的了解农民的需求,了解改制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了解干群关系的融洽与否……
几天的调查,我们发现当地的乡镇企业大部分都还处在依赖性的阶段,无论是规模,还是资金方面,都很难正常的运转,即使正处于经营状态的厂子也没有太大的利润,一般都在赢利与保本之间艰难的维持,较97年以前是没得比的。对于这一问题,霍清廉——全国唯一的硕士村官提出了解决方法,那就是吸引外资,利用当地便利的交通和廉价的土地。除了这一问题之外,大部分农民还反映信息不灵通,购买不到优良的农作物品种,很少人掌握正确的施肥方法,急需科学的灌溉技术以及食品加工的技术……在干群关系上,他们似乎处理得不够妥当,虽然也有许多村民夸赞村干部们成日为村里奔波劳碌,做了不少的实事,但还有一大批群众反映了一些更为棘手的问题:财务不公开,选举不民主,分地不合理等等。
心灵深处——临行有感
其实,像这样的问题在农村是普遍存在的,仅凭我们大学生的力量是远远不能够解决问题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袖手旁观。我想,既然选择了下乡实践,那我们就一定要做出一些实际的事情来,造福一方的百姓。这一过程,既是我们进行自我改造的过程,也是沟通学校科技发展及农村实际应用的过程。
我们坚信,为了农村的发展,当代的大学生一定会实现他们最真实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