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王维 张越月 摄影
11月1日中午,由我校绿洲社和环保协会共同承办的“草原的背影”高校巡回图片展在我校西区拉开帷幕。这次活动旨在通过展示在内蒙古东乌旗拍摄的草原图片,让更多同学了解到草原污染的生态现状,向更多人宣传保护草原的意义,从而积极地参与到环保行动当中。
据此次活动的负责人、绿洲社社长张粉丽介绍,本次展览内容以民间环保组织绿色北京(GBI)“拯救草原”项目在2002年至2004年期间对内蒙古草原生态考察及对东乌旗草原工业污染破坏的调查为主。展览吸引了许多同学驻足。
自2000年一场特大沙尘暴袭击北京以后,内蒙草原近几年来的严重退化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绿色北京从2002年开始,联合草原、生态专家等多方面人士在锡盟草原进行了广泛严密的实地考察,这许多次的考察也是图片展的资料来源。
图片展集中展示了草原开发带来的破坏,包括采矿、开垦和发展工业等。其中最被大家所熟知的是东乌旗乌里雅斯太镇的造纸厂污染事件。近年来,北方地区草原破坏现象严重。原因有多种,其中盲目发展工业是一个很重要一项。
一位正在参观图片展的同学告诉记者,他希望学校能多举办这样的展览,加强环保意识对保护生态很重要。记者还在看到许多同学在留言本上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宣传是一方面,更要重在治理”、“美丽的家园要用心建设”、“建立不完整的环保体制比期待短时间内提高人民素质更有效”……
据介绍,作为此次系列活动的内容之一,图片展览将在北京多所高校进行,我校是第三站。除了这次举办的图片展外,绿洲社还在上周末举办了一次由动物科技学院教授王堃老师主讲,关于“草原现状及发展”问题的座谈会,现场同学反应很好。绿洲社负责人还表示,将在明年进行关于环保方面的讲座、培训,并放映环保纪录片。
据了解,展览将于十一月一号到三号在西区新餐旁展览,四号开始在东区展出。
GBI“拯救草原”项目介绍:
民间环保组织绿色北京在2001年接到内蒙古东乌旗知青的反映,了解到当地存在违规开矿设厂,无照经营、无偿扩占牧民承包的草场、开矿产生的大量矿渣随意堆放、工业污水不经任何处理就任意排放、废水污染草场和地下水资源并致死牲畜等情况,致使目前国内仅存的相对保存完好的几片草原之一——东乌珠穆沁旗草原正面临严重的威胁。有着北方大部分草原无序开发——污染/荒漠化——巨额投入治理的前车之鉴,为了让内蒙这些仅存的最好的草原恢复往日的生机,避免因草原的荒漠化带来的华北乃至整个亚洲地区的气候、生态的恶化,避免牧民因为草原破坏而不得不背井离乡沦为生态难民的悲惨命运,避免将来投入更多巨额的、但收效甚微的“治沙款”,绿色北京于2001年确立“拯救草原”项目。在2002年组织的专家考察中,我们发现,个别地方不顾环境代价,引进污染企业,对当地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破坏。2003年7月,绿色北京邀请国内草原专家及政府相关部门官员、当地牧民、媒体,召开了“内蒙古草原保护与利用之工业发展与东乌旗天然草原的保护研讨会”,并共同签发了《关于保护草原和合理利用草原的倡议书》。在2002至2004的几年中,绿色北京数次组织专家对当地进行考察,对受害牧民进行援助,并向国家环保总局等相关部门反映了情况,引起了重视并得到了支持。整个项目通过法律援助、公益宣传、专家提议等各种方式,联合各方面的力量来尽力拯救这片草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