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吕晨辰 摄影
10月24日,我校环保协会的志愿者们到鹫峰清理垃圾,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早上7:00,志愿者们在学校主楼前集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9:30分到达鹫峰。将绿白相间的中国农业大学环保协会会旗插在鹫峰峰顶后,同学们在开始了热火朝天的清理垃圾活动。
在动手之前,副会长孙英武先向大家介绍了怎样识别和分类垃圾。他说,旅游区的垃圾主要为游客留下的生活垃圾,基本上可以分为有害垃圾、有机垃圾、无机垃圾三大类。在清理的时候应该把不同类别的垃圾放入不同的垃圾带中,以便于回收利用。
活动之初,同学们还不能清楚的区分三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为了让大家了解的更加清楚详细,环协负责人手持垃圾带,亲自带领大家在山栈、道旁捡拾各类垃圾,每捡一种垃圾就像同学详细介绍其分类及危害。在了解基本的知识之后,同学们的行动更快,效率更高。到了下午2点,已经捡了将近10余袋垃圾,基本将峰顶清理干净。其中主要为食品袋,包装纸等无机垃圾和游客拍照后留下的废旧电池等有害垃圾。
中午,孙英武又利用空闲时间向志愿者们介绍了一些野外急救等的知识,以提高同学们的野外求生能力,同学们反应受益良多。
下山路上,志愿者边走边清理路边的垃圾,赢得当地旅游者的好评。
一位游客看到志愿者的公益行为,深受感动,主动向志愿者询问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并教导自己7岁的小女儿讲手中的垃圾正确放入分类箱中。
环保协会会长金士威告诉记者:“10月1日我到鹫峰旅游,本来兴致勃勃的登上峰顶,但是却满地都是游人丢下大的垃圾,大煞风景。看到这种情况,不用说是作为环协的会长,就是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我们也应该有这个意识和义务来保护我们的环境,全力抵制和消除城市‘牛皮癣‘”。
参加当天活动的一个志愿者说,今天我们捡了大概10多袋垃圾。但我们的力量毕竟是微乎其微的,最主要的还是靠大家自觉的保护环境。不管是我们在校园里的学生,还是城市中的居民,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地球上,都应该积极倡导健康的“绿色生活”方式。
背景资料:
按照标准,居民生活垃圾基本可以分为3大类:第一类为有害垃圾,如废电池、废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废油漆、过期药品等。第二类为有机垃圾,即湿垃圾,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皮、剩菜剩饭等。第三类为无机垃圾,即干垃圾,可回收垃圾,如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废织物等。其中废纸包括报纸、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片、大小纸盒等;废塑料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瓶、塑料包装、泡沫塑料、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等;废金属包括易拉罐、铁皮罐头盒、铅皮牙膏皮等。
有关环保人士提出了绿色生活“5R”原则:1、节约资源、减少污染;2、绿色消费、环保选购;3、重复使用、多次利用;4、分类回收、循环再生;5、保护自然、万物生存。“绿色生活”是将环境保护和日常衣食住行融为一体的新文明生活——即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要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尽量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