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座谈会——明确目标 发现问题 以评促建 评建结合

研究生院 2004年01月02日 报道 浏览次数:
12月30日上午,研究生院召集我校15位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总结一学期以来我校研究生精品课与重点课建设成效。

本学期我校研究生教学评估工作重点放在了精品课与重点课建设内容的检查落实上,研究生院已于本学期初下拨了一期建设经费,总额度在200万元左右。15位研究生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对本学期开设的39门精品课和重点课进行了检查评估。专家认为,多数承担课程建设项目的任课教师非常重视这一工作,对研究生院组织的教学评估持开放性态度,积极与专家和研究生进行交流沟通,根据课程建设的目标,注重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专家们对《土壤物理学》(主讲及项目负责人:秦耀东)、《自然辨证法》(主讲及项目负责人:张法瑞)、《多媒体技术》(主讲及项目负责人:彭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主讲及项目负责人:李桦)、《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主讲及项目负责人:沈建忠)、《动物营养系列课程》(主讲及项目负责人:李德发等)、《泛生态学导论》(主讲及项目负责人:吴文良)等课程给予较好的评价,认为这些课程在教学内容或方法上有独到之处,教师在课程方面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听课学生人数多,教学效果好。专家指出,上述课程距离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尚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进一步创建出代表我校学科特色和水平的标志性成果如教材、课件等。

专家在评估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1)研究生教学实验条件有待改善,实验室拥挤、条件差,机房座位少,不能使学生有更多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影响了教学效果;有的学院实验室重复建设,水平不高。(2)少数课程教师之间配合不够,因人员变动而造成交接不清晰,建设队伍不合理,影响了建设进度。(3)个别课程理论水平不够,内容浅显,难以达到重点课程的基本标准。(4)有些课程内容重复,任课教师需要进一步相互沟通,以突出各自的特点和优势。(5)研究生教学模式基本停留在传授知识的状态,不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

针对如何加强课程建设与项目管理,专家们建议,(1)学校与研究生院应高度重视研究生教学条件特别是实验条件的进一步改善,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建设开放性研究生教学用实验室;(2)将课程建设纳入到学科建设工作中去,在院系和学科的参与和支持下,开展课程建设工作,各院系、学科点熟悉掌握该学科的建设目标,可以为课程的建设提供目标评价的标准,因此可适当增加学院、学科对研究生重点课和精品课的投入与研究。(3)重视标志性成果的建设,特别是优秀研究生教材出版和课件的开发研制。(4)尽快明确并公布项目中期检查和验收的方案,建议请校外同行专家参与检查验收。 (5)改革教学模式,注重研究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专家们还就精品课的评价标准、建设目标、课程内容的调整、教学研究论文发表、职称评定与教学质量评价衔接、教师梯队建设等提出建议。

研究生院将根据专家的意见资助出版优秀研究生教材,召开重点课、精品课教师座谈会,与教师沟通交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作好协调与服务工作。

据悉,研究生院将于2004年3—4月份对重点课和精品课的建设进度进行中期检查。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