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新闻资料]祖国的西北大门——新疆概况

2003年03月09日 浏览次数:

图片提供 新疆政府网


(图1,新疆位置图;图2,新疆地形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八国接壤,边境线5600公里,在历史上是沟通东西方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的要冲,现在又成为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从那时起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现有18个地、州、市,85个县(市),其中33个为边境县(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172个团场。全区总人口1846.2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59.39%。全区共有47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维吾尔(8,256,661人)、汉(7,023,910人)、哈萨克(1,277,474人)、回(813,023人)、柯尔克孜(159,584人)、蒙古(156,892人)、锡伯(39,238人)、塔吉克(39,642人)、满(22,329人)、乌孜别克(13,198人)、俄罗斯(10,598人)、达斡尔(6,405人)、塔塔尔(4,695人)等13个。

新疆地形地貌可概括为“三山夹两盆”。北部有阿尔泰山,南部有昆仑山,天山横亘中部。阿尔泰山与天山中间夹着准噶尔盆地,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天山与昆仑山中间夹着塔里木盆地,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盆地中部,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里木河长约2100公里,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在新疆东部有吐鲁番盆地,最低点-154米,是我国海拔最低的地方。新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均天然降水量100多毫米。区内山脉融雪形成众多河流,绿洲分布于盆地边缘和河流流域,绿洲总面积约占全区面积的5%,具有典型的绿洲生态特点。

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年太阳能总辐射量130-150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日照时数2600-3400小时,仅次于西藏。新疆日照长,积温较多,日温差大,十分适宜农作物生长。全疆地表水年总径流量942.2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径流量685.9亿立方米,冰川储量占全国的50%。现有耕地416.40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3.38亩,还有可利用荒地1022.64万公顷。新疆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可利用牧草地面积5136.05万公顷。

新疆发展特色农产品的优势突出,许多产品饮誉国内外。主要有棉花、啤酒花、红花、枸杞、番茄、哈密瓜、吐鲁番葡萄、库尔勒香梨、和田石榴等。其中棉花占全国总产的40%以上,啤酒花占70%,枸杞占50%以上,红花占60%以上。天然药物资源也很丰富,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有麻黄、罗布麻、甘草、贝母、肉苁蓉、紫草、雪莲等。

新疆矿产种类全、储量大,开发前景广阔。目前发现的矿产有138种,其中,5种储量居全国首位,25种居全国前5位,40种居全国前10位,23种居西北地区首位。石油、天然气、煤、金、铬、铜、镍、稀有金属、盐类矿产、建材非金属等蕴藏丰富。新疆石油资源量208.6亿吨,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天然气资源量为10.3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新疆油气勘探开发潜力巨大,远景十分可观。全疆煤炭预测资源量2.19万亿吨,占全国的40%。59个县(市)有黄金资源。湖盐资源异常丰富,品质优良,开采方便。昆仑山的宝石、玉石种类繁多,古今驰名。

新疆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自然景观奇特,气候生态多样,冰峰与火洲共存,瀚海与绿洲为邻,保持了粗犷自然的风貌。境内野生动植物1000多种,不乏奇树异草、珍禽异兽。已建立了23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著名的自然风景有天池、喀纳斯湖、博斯腾湖、赛里木湖、巴音布鲁克草原等。新疆历史遗存众多,交河故城、高昌故城、楼兰遗址、克孜尔千佛洞等蜚声中外。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民族风情独具特色。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指引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科教兴新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1364亿元,比1978年增长7.7倍,年均递增10.3%。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1978年的35.8:47.0:17.2调整为21.1:43.0:35.9。

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0年农业增加值达288亿元,自1994年以来已连续保持总产、单产、人均占有量、品级、调拨量的五个全国第一,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年末牲畜存栏头数达4524.7万头,肉类总产量90万吨,比1978年增长6.1倍。乡镇企业迅速发展,2000年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302.2亿元。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已经形成了一个包括钢铁、煤炭、石油、机械、化学、建材、纺织、制糖、造纸、皮革、卷烟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通过发挥资源优势,开发了一批具有新疆特色的龙头产品和优势产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均有大幅度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投资环境明显改善。一大批重点项目如塔里木农业灌溉和环保一期工程、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一期工程,南疆铁路及其西延工程、北疆铁路、兰新铁路复线,沙漠公路,吐—乌—大高等级公路、乌—奎高速公路,南北疆光缆、新疆第二出疆光缆,玛纳斯电厂等建成投产。目前,全区公路通车里程3.46万公里,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国道主干线为骨架的公路交通网。铁路营业里程3010.2公里。区内外航线61条,航线总里程15.3万公里,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是全国重要门户机场,新疆成为我国拥有航站最多、航线最长的省区。邮电通信发展迅速,电话普及率不断提高,乡和村两级通话率分别达到98.3%和56%。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为国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疆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沿边、沿桥和沿交通干线向国际、国内拓展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目前已有国家批准的开放市、县67个,开放口岸16个,两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三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已同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边境贸易发展迅速。2000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22.6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91.8倍;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到2000年,外商直接投资累计3.89亿美元。自1992年起已成功举办9届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2000年接待国际旅游者25.6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9494万美元。

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到2000年末,全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已达36.8万人;拥有县以上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140家,民营科技企业991家。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0年,全区普通高校20所,在校学生7.29万人;各类学校少数民族在校生占全区在校学生数的67.2%。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89.8%,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2.2%。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0年,全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17元,比1978年增长17.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1618元,增长12.6倍。

新疆是祖国西部一块正在开发的宝地,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新的世纪,国家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给新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必将大大加快新疆开发建设的步伐,缩小新疆与内地省区的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进步。

为加快新疆发展,新疆自治区将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发展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国内各省市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经贸往来、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热忱欢迎国内外各界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以各种方式参与新疆的开发建设。

资料来源: 新疆政府网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