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名家论坛]“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是东方之子”——白岩松与我校学生探讨大学与人生(图文)

学生记者 张哲 李婧 2003年11月07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摄影 潘彩清 张延 刘成涛


 白岩松来了,带着他那冷峻的风格,带着他那睿智的思考,带着他那不能有一句话被删除的谈吐。

11月6日晚,CCTV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如约来到西区新教报告厅用最真实的语言和同学们聊了自己的大学、目前国家改革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等。

虽然是大雪纷飞,虽然是只有1000张票,但同学们的热情却挤满了报告厅的每个角落,过道里坚持站了两个多小时的同学,主席台上围坐的同学,都足足使同学们彼此之间感动了,也感动了我们今晚的主角白岩松。

他说,其实每次来到高校,看见同学们的热情时,我都有一种敬畏感,后来终于想通了,在坐和“在站”的各位之所以给我这么高的热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你们在我们身上看到了自己希望将来所走的路,并不是要当主持人,而是也许在毕业十五年后,你们也来到自己的师弟师妹们的面前,讲讲你们的故事。所以每个人在看我们的时候,其实在看你们自己的未来。

十四年前的这个季节我去北京大学采访了一个瘦瘦的年轻人,他刚从美国回来。后来我写了5000多字的文章介绍他,在一系列介绍他的文章中,我这几篇不算什么,但我看到了在海边一个贫穷的地方,一步一步走出福建,走出中国,走到美国,又回到中国的青年的成长故事。大家都知道我说的是陈章良。我在这里并不是想赞扬陈校长,他得到的赞扬已经足够多了。我想说的是我们都在做着同样的一件事,虽然各自的事业不同,但是另一件事是相同的,我们都是从平凡的,甚至贫苦的家庭中走出来的,但你一定会给中国留下一个属于你自己的故事,也是属于这个国家的故事。我只有当自己想到这一点的时候,我才会稍微心安理得一点。每个人都是从一个小小的梦想一步一步的走过来的。谁能知道十四年前这个属于我和一个你们熟悉的人之间的故事会不会发生在你们身上,谁又会知道再过十四年你们中的谁,又会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们又会在哪个讲台上使农大这个名字灼灼生辉,学校只有一张名片,这张名片就是每年夏季,从这个学校走出去的学生,他们代表这个学校最优秀的品质。

在白岩松开讲之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你是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来农大的?”这一问题避而不答,而他却在会场上很认真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他说,一位同学问我来农大的心情是什么?我来农大的时候在些想什么?上个礼拜我们做了一个农民工的节目,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关注农民。中国的改革如果不能让农村,让农民真正的富起来就意味着中国的改革失败了。而目前仅仅靠农业农村本身解决三农问题已经不可能了,而必须站在中国改革的整体来思考这个问题。才可能真正的解决这个问题。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最后出台的决议当中,在确定未来的发展目标中排在第二位的目标是一切有助于消除城乡二元化格局的改革措施都要陆续推出。也就是意味着从建国以来形成的农村农业和城市之间的牢不可破的壁垒,以及农村和城市之间巨大的逆向反差,都将在今后的改革中逐步消除。也许二十年后你们就不会觉得农大应该改一个名字。中国的改革现在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谁能在农业方面有巨大的推进力,谁能在农业方面有特别好的领导力和决策力以及改变力,谁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写下最辉煌的一笔。

我想在未来的20年时间里能在中国的历史中留下辉煌一页的只有三件事。一是祖国统一的问题。第二,谁能突破传统的经济体制改革,在政治体制改革及文化建设方面使中国迈向一个全新的台阶,谁将会留下辉煌的一页。第三,谁能使中国几千年来的农业社会,最后在整个现代化的过程中使农民富裕起来,谁将会留下辉煌的一页,只有这三种可能。我想在农大近百年的历史当中,2000年到2010年是农大最好的发展时期。因为到2010年的时候城乡二元化结构将会大范围的拆除掉,农村和城市的地位开始变化,而很重要的是国家这十年对农业大学的重视,将在未来的十年收获结果。从国家的角度来说,现在没有人对农大提出的发展的要求说“不”字。朱镕基总理的最后的一次内部的告别会上,90%的时间在谈论农业。他说在他执政的这几年,下的工夫最多的是农业问题。而我们的新任总理在上任第一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足够多的比例谈论的也全都是农业。所以你们要对自己从事的行当充满信心,甚至后怕:如果当初没有走这座校门会怎样呢?如果你们能使我们的农业农村真的发生很大的变化,慢慢富裕起来的话,你们将功德无量。

接下来他谈了大学四年自己的体会。如果说生命中的哪一个四年愿意用加倍的时间去换回来再过一次的话,对我来说,只有大学四年。

第一,大学的友谊到现在为止是最牢不可破的。走出大学后,你会发现曾经有那么奢侈的可以拥有友情的时光,但是你珍惜了吗?所以我劝大家谈恋爱的时候不要丢了这四年不可复制的友谊。

第二,大学四年里能不能使自己有一个非常好的思维方式,在未来的岁月里什么能使你赢呢?或者说什么能使你的薪水比较高呢?就是你在你的位置上的不可替代性,这是在将来的社会中真正的立身之本。你的这种不可替代性靠的是你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与众不同的而且靠近优秀的。

第三,大学一定要锤炼一个特别好的心理素质。每个人都要经历当你走在这个茫茫的城市中却发现自己千辛万苦希望留下的这个城市对待你竟像对待一个灰尘,你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你能不能抗得住。在未来的工作当中你会不断的经历挫折,积小胜为中胜,积中胜为大胜,在小胜与小胜之间经历都是的是小失败,在中胜与中胜之间都是中失败,大胜与大胜之间才是大失败,你抗得住这些失败吗?所以在现代人的素质当中我愿意把心理素质放在第一位。

第四,在大学的时候一定要成为热血青年。大学的时候最容易有团队意识,它容易被放大为国家利益,大家一起去关注国家的未来关注国家的命运。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命运热泪盈眶,人一辈子不会有第二次。当你回首一生的时候,你发现自己居然没有那么几年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命运热泪盈眶过,你会对不起你这一辈子。我没想让你一辈子理想主义,一辈子为民族担忧,一辈子先天下之忧而忧,但是起码你要有几年。而在这几年你就能成为推动中国这列火车向正确的方向前进的最重要的力量,用你们的热血去激活很多人到中年日渐麻木的心态。你们总是会像最初点亮的那颗火种,点亮了很多中年人老年人残留在心底的那个火苗。不要在这个年龄嘲笑同龄人的为国家和民族的热情,而应该嘲笑的是你已经那么早的势利了。

千万不要在这个年龄的时候只想到自己,而应多想想别人多想想国家和民族。大学四年的一切都会留下这样和那样的故事,在大学里最吸引人的总是那些在谈论到这些事情的时候能够高谈阔论每人遇到一个重大变化时都各自阐述相对可能还会比较幼稚的一些意见,但是没关系张开你们的嘴,打开你们的思想去关注它。

第五,在大学里一定要让自己变成一个兼容并蓄的人。我真的很担心专业的“专”字毁了我们。季羡林老先生的一位同学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这位院士告诉我,他和季老都很后悔,他们是从小学到中学的同学。但是再后来他们交往特别少,但是年老的时候他们两开始共同后悔,他说:“如果我们有更多的交往我能从他那学到很多哲学的思想和文化而他能从我这里得到更多理科的东西,我们会比现在更优秀。”我以前采访杨振宁的时候他说:“物理研究到尽头是哲学。” 杨振宁之所以成为杨振宁就在于他的这种兼容并蓄。我们一定要拥有一到两个纵深,同时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在喜好方面横向发展,这才是一个丰富的人生。理工科的同学多上上文科的选修棵,文科生多上上理工科的选修棵,你一定会比同龄人优秀。大学是最有条件培养自己这种兼容并蓄的能力的,让你的视野更开阔,尝到别的行当中的妙趣。

白说下雪天最适合“围炉夜话”,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同学们积极踊跃的就人生、信仰、三农问题、他的书、新闻以及他对其他新闻人的评价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最后他用一句话结束了自己今天的演讲:“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是东方之子!”

本次名家论坛由宣传部和学校团委承办,党委副书记秦世成作开场介绍,食品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庆兆绅主持。

白岩松演讲精彩话语摘录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