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感受英雄:与航天员杨利伟面对面(图文)

学生记者 赵宇虹 2003年11月28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摄影 潘彩清


知道“航天英雄”杨利伟要来农大,我内心的兴奋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作为中国飞上太空的第一人,杨利伟受到全国上下的崇敬,在我的眼中他就和古代所有的英雄一样有着非同凡人的品质,而自己马上就可以英雄零距离的接触,面对面的看到英雄的眼睛,亲耳听到英雄的声音,心情激动异常。

就在杨利伟即将出现的时候,整个报告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和我身边的人都在为亲眼目睹这个当代的英雄而紧张激动,报告厅里早已座无虚席,就连周围的过道处都站满了热情的同学,在这寒冷的冬日,也没有什么能比与“航天英雄”“民族英雄”亲密接触更令人振奋的,英雄就这样在所有人的热情中出现了。

从外表上看,杨利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最吸引人的就是眼睛中那坚定的目光。很多的时候,英雄只是默默坐着,507所的领导开始介绍杨利伟的事迹。

航天训练六年里,他没有照顾生病的妻子,无法去关怀心爱的儿子,也不能孝敬的陪伴在父母的身边。理论学习的两年里,杨利伟和他的战友每天晚上没有在12点之前睡觉的。酷暑难当的夏日,他们要穿上几十斤重的航天服进行野外生存训练。平日还有一系列高难度的强化训练。最后的五次模拟考核中,杨利伟取得了三个满分的优异成绩。航天飞行中,专家为他设计了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而他为了得到更多的数据和经验,仅仅休息了半个小时,而且准确的完成了200多个操作。良好的精神,意志品质和精湛技术让他当之无愧“航天英雄”的称号。

所有这些都让人感动,让人敬仰,但英雄的背后却是大量的付出和无私的奉献。而杨利伟他还是淡然的听着,似乎什么没有发生过一样,也似乎英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

英雄说话时也带着他那份也许是与生俱来的平淡,他说,由于训练的原因,他也在农大校园里走过,操场上有他曾经竞赛的足迹,游泳池也有和儿子运动的身影。英雄还说自己是在天上飞了十几年之后又回到教室的,对学习很有体会。他说,学习确实是非常艰苦的事情,尤其是对一个重新回来学习的人。英雄最后要与大家共勉一句话,“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他解释到,积极努力,做好准备,机会就会选择你。英雄的话没有惊人的地方,平淡之中,让人感受很多。原来,英雄竟然与我们如此近距离的生活过。原来,英雄和我们一样也要通过艰苦的学习。原来,成功是如此简单,需要的只是平日的点滴抓紧。这就是我感受到的英雄杨利伟,那个实现了千年古国飞天梦想,受到全国人们尊敬的英雄。在执行任务时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得到荣誉后平常依旧,泰然处之的英雄。英雄很伟大,他实现了我们整个民族的梦想;英雄很简单,他只知道成功是留给那些不停努力的人。

亲身感受到英雄,也让自己想到很多。杨利伟有他坚定的理想,无限的爱国情怀和对事业执着的追求,那自己的理想又是什么呢?他为了航天事业奉献了一切,自己又可以为理想做出多少的付出呢?

英雄希望,让我们一起努力。那就让我们少些抱怨,多些努力,刻苦学习,勤奋的工作,在本职工作上做出更大的成绩,这也是对亲爱的祖国最好的回报。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