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摄影 潘彩清
尊敬的瞿书记、陈校长,尊敬的中国农大各位领导和我们农业大学的师生同志们:
今天我们和利伟同志及其他领导来到我们中国农大作客,来和同志们会见,非常的高兴和兴奋,因为中国农大和我们所,刚才瞿书记讲了,是零距离、亲密的合作单位和伙伴关系。同学们也知道,我们的东实验区就建立在我们农业大学的校园内,但它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没有办法搬走。所以这几十年来,我们中国农大的领导、师生们对我们507所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关注和厚爱,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我们所党委、全所同志向农业大学的领导和全体师生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既然会见,那就轻松点。今天杨利伟同志来和农大的师生代表见面,对我来说还冒点风险,因为最近总政领导三番五次的指示我们,为了维护杨利伟同志的身体健康,不能安排其他的活动。杨利伟同志从10月15日担任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员,在太空正好运行21小时23分,于16日清晨6:23分着落在我们内蒙古四子王旗。回来以后的当天晚上,就参加军委和总装备部的庆功宴会,从第二天就开始马不停蹄的参加各种媒介的采访及一些大会,以后又到了香港、澳门,香港特首董建华10月16日就向胡锦涛总书记提出邀请,邀请民族英雄杨利伟到香港访问。中央对董特首的邀请特别重视,在香港、澳门的活动共进行了6天,于11月6日晚上回到北京,同学们还记忆犹新,当时在澳门的时候是29度,穿着短袖,回到北京,正好下了那场大雪,冒雪回来的。第二天上午9点在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举行了隆重的授予杨利伟“航天英雄”的命名大会,下午两点他就开始了在人民大会堂和其他工程系统的人员组成一个报告团,进行报告。这个报告团第二天到了天津、上海、重庆,本来这个报告在重庆就结束,但辽宁省——杨利伟的家乡这个省向中央提出报告,一定要邀请咱们航天英雄杨利伟回沈阳做一场报告,临时安排又到了沈阳。回来以后,内蒙古自治区也向中央提出请求,因为我们“神舟”飞船发射的地方在内蒙古的鄂杰拉旗,着落在内蒙古的四子王旗,都是内蒙古的地盘,因此中央又答应了内蒙古各族人民的盛情要求。从沈阳回来的当天晚上,又奔赴呼和浩特。
第二天回来以后,原准备当天晚上在农大举行一个规模较大的事迹报告会。但很不凑巧,当天这个活动被迫取消,因为吴邦国同志提出要让杨利伟回来给中直机关进行一场报告,咱们只能局部服从全局。
这个活动刚结束,杨利伟的老家,现在辽宁的葫芦岛市,全市280万人民盛情的邀请他回家乡看一看。因此,杨利伟又回葫芦岛呆了两天。确实,无论从香港到澳门到国内的各大城市及回到它的家乡,以及在北京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我们无不感受到全国人民对载人航天成功的喜悦的心情,无不感受到我们各民族人民对我们航天英雄杨利伟同志的崇敬之情。所以我们每到一处都深受感染、深受鼓舞、深受教育。从这些活动当中,同学们也看到了我们杨利伟同志确实掀起了一股爱国主义的旋风。在我们港澳同胞当中,在我们全国人民当中,我想,增强了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增强了全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今天到农大,我听瞿书记、陈校长说,严格按照我们部队的要求,秘密进行。可能有些同学听到了消息,而很多同学没有听到消息,否则里三层外三层我们是肯定进不来的。确实使我们很受鼓舞、很受教育。
利伟同志是我们航天员大队的杰出代表,在他的身上集中反映了我们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体科技人员所创造的这么一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杨利伟同志首先具备了坚定的理想和执著的事业追求,他从当航天员的第一天开始就树立了一定要为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为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奉献自己一切的理想抱负。利伟同志还具有舍小家为大家这么一种奉献精神。在六年来的实践当中,他确实对家庭照顾得很少很少。六年里,他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伴、照顾自己有病的妻子;六年当中,他没有时间去陪伴、辅导自己心爱的儿子,他没有参加过儿子学校的一次家长会;六年时间,他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孝敬自己的父母。相反,他在工作当中,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因此我们说,英雄的背后是一种付出,一种奉献,一种精神,也是一份光荣。
利伟同志也具有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这次回来我们听到网上的同学讲,看起来当航天员也比较容易,可能我穿上航天服,我也当了民族英雄,其实不然。记得在首飞前王志同志采访我的时候,他问我一句话,请问吴政委航天员有没有走后门的,我告诉他一句话,绝对没有。如果有走后门的,不要说他能坚持五年的训练,恐怕三个月不到,他自己就逃跑了。那么在这五年多的航天员训练当中,为了学好航天基础理论课程,在一年多的时间当中,利伟和战友们很少在夜晚12:00之前睡觉,因为他们原来是飞行员,飞行员主要执行保卫领空的任务,执行任务的时间多,静下来学习理论的时间少,这样从飞行学院毕业到加入航天员队伍进行理论学习的时间比较长,要静下心来,坐下来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确实是件难事情。
在第二个阶段,专业技术训练和航天生理的耐力训练当中,同志们可以从录像当中看出,最近我们正在审查,要上一部反映航天员训练的大型纪录片,叫《升天的故事》。同志们可以看看,在高速飞旋的离心机和转椅上,我们的航天员要忍受巨大的痛苦。因为在地面训练,一般先进行4个G,再进行8个G,相当于8倍重量的压力压在自己身上。他每天要顶着近20斤的航天服在7、8月份的酷暑进行野外生存训练。里面的内衣内裤全部是土,你们可以看看他们训练的场面,满脸都是汗啊!体力的消耗是很大的。在专业技术训练特别重要的飞行程序的训练当中,他们一遍又一遍在模拟器当中进行程序飞行训练,因为飞行程序是模拟飞船整个飞行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训练。利伟和他的战友们在训练当中时间不够,所以在今年六月经过考核,全部具备独立执行载人航天任务的能力之后于今年七月我们选出了五名航天员,进行了强化训练,就是为了节省更多的时间。模拟器只有一个,一个一个进行训练,所以说节省时间,来进行飞行程序训练。在九月份又从五人中选出了三人的首飞梯队,再一次强化进行飞行程序训练和故障的排除。我们利伟同志一遍又一遍的训练,一遍又一遍的总结,一遍又一遍的提高,他在最后强化航天员三名梯队的正常飞行程序当中进行了五次考核,第一次考了99.5,第二次考了99.7,后三次三个一百分。他以精湛的技术当之无愧的成为了我们国家首位执行载人航天任务的首飞航天员。
利伟同志的身上也反映和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同志们可以看到,在整个的飞行过程中,他的操作和工作有200多次,每一次都不能含糊,每一次都不能出现差错。在上升段和返回段要面临和遇到巨大的这种超重负荷和载荷的时候,在失重的情况下,他把这200多次操作动作完成得准确无误,这反映出他的一个心理品质。在天上,我们进行天地对话当中,有的记者采访他,惜字如金,他的对话确实是准确无误。因此我们说,从他整个飞行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件工作、每一个表情甚至每一句语言都反映出利伟同志这种良好或者优秀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我给同学们再报告一个内幕消息,利伟是14号下午大概4点半钟,载人工程指挥部最后圈定他担任首飞。在5点半举行记者招待会,没有向媒介公布,同学们可能看了当时的记者招待会,当时杨利伟同志坐在前部,他的左后方是翟志刚,右后方是聂海胜。到了晚上6点多钟,我们给利伟同志告诉了这一消息,指挥部确定由他担任首飞。我们想这是他从事航天事业、当航天员五、六年的一种夙愿和梦想,当这一刻终于来到的时候,我们需要有一颗平常心,能够休息好,挑起这个担子。他向领导表示,请组织放心,我一定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自己的事情,一定今天好好休息,明天以饱满的热情来完成首次飞行任务。
当天晚上他大体是9点钟休息,清早两点被敲醒。我们知道,加加林他一直讲自己是一次机遇,就是因为担任首飞和第一候补的两名航天员头天晚上没有睡好,第二天血压升高,无法承担飞行。由第三名的加加林,他那天晚上睡得很好,最后让他上。在太空他转了一圈回来,但最终是人类走向太空最重要的一步,成为人类遨游太空的第一人,这是种心理品质的反映。从两点钟利伟起床一直到任务的准备、出征到进舱,一共2小时45分。一直到第二天6:23返回,一直回到北京,总共30多个小时,他仅休息了半个小时。在太空中我们给他安排了有两次六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但是利伟同志考虑飞行的时间短,我们中国人真正体验失重的经历少、时间短,他想用更多的时间来体验这种失重,积累各种数据,为今后的工作和战友积累更多的经验,所以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只睡半个小时。
因此,在这次完成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过程当中,无论从我们工程所的领导,无论从工程所的技术员,还是到全国人民、华裔子孙,都感觉到我们杨利伟同志承担这次任务当中完成得非常出色。因此在这段时间,我也经常问自己,什么是英雄。我自己思考,我们架长车踏破三军的岳飞,不畏列强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他们当然是英雄;舍身炸碉堡、堵枪眼,“烈火焚身坐等闲”的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他们是英雄;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事迹,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的雷峰,他是英雄;面对死神的考验义无返顾奔赴抗击非典第一线的白衣勇士们,他们是英雄。而我们利伟同志作为首飞航天员,为了千年古国的飞天梦想,面对山崩地裂的火箭腾飞,临危不惧,处变不惊;面对飞船操纵失重给人体带来的危害和影响,泰然自若,沉着镇静;面对成功后的鲜花和掌声,谦虚谨慎,平常依旧,利伟同志就是我们新时代的真正的英雄!
所以我们在部队广泛地开展了向航天英雄杨利伟同志学习的活动。下周二,我们中央军委要在我们航天城礼堂隆重召开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大队荣誉称号的命名大会。我想,对这个英雄的集体和我们的航天英雄,他们的事迹,应该说能够激励我们部队的官兵,激励我们学校的同学们能够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在我们自己的本职岗位上作出更大的成绩。
最后,我借瞿书记刚才说的一句话,希望我们所和农业大学这个友邻单位能够在军民共建的工作当中,在今后科研的工作当中,在载人航天的事业当中,携手共进,加强合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