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迷茫和低谷——记优良学风班信电学院电子011班
而当我们走近电子011班的时候,最感动的是每一位同学都以在这个班级为荣幸,王思同学坦诚地说:“由于大一怎么都安不下心来学习,我已经面临着留级的危险,说句心里话,真的舍不得离开这个班级,经过努力,争取留下来是我现在最大的心愿。”班长马柬玮告诉记者:“经历过迷茫,所以大家才这样格外地珍惜。”
电子011班入学后,班主任、班主任助理和党员联系人分别深入班级开展了一系列的入学教育工作,班级很快就形成了一定的合力。
然而,两三个月后,同学之间渐渐熟悉了,大学的新鲜劲儿也一点点退去,一些学生的个性、弱点纷纷暴露和表现出来。首先是班委会,大事小事再也难以有统一的意见,不管什么样的提议,老是有人别劲,回回都是不欢而散。接下来宿舍里也开始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甚至不团结的现象。一时间班长和团支部书记成为众矢之的,整个班级陷入了迷茫之中,很多同学觉得大学生活也不过如此,开始放任自己,班级很快松散下来。
班长马柬玮回忆说,所幸的是班主任老师等及时介入,引导我们很快就走出了低谷,没有让迷茫持续得太久,
电子011班的班主任老师认为,一个学生或者是一个班级的成长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而大学班主任的责任主要是在学生或者班级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给予他们及时的提醒、引导、警示或帮助,使他们尽快走出误区或低谷,正常而健康的成长。
当班主任了解到班级出现了问题后,马上与班主任助理林建涵和学生党员联系人曲越分头开展工作。班主任利用班干部会议、班会开展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分析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的不同之处,逆返心理和不良个性对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影响,分析一个班级的好坏与每个同学成长的关系和积极培养良好的个性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等。
林建涵深入宿舍,与大家谈心,谈他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他的大学生活和所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并解答同学们疑惑和问题。曲越及时组织召开了班级民主会议。会上,班长马柬玮和团支书张子俊向同学们诚恳地承认了自己工作中的一些失误,并表示道歉。同学们也在肯定了他们工作的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马柬玮回忆说:“说实话,我当时的情形用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形容一点不过分。想想看,你为班里做了那么多事,可谁都不理解你,心里是啥滋味?我真觉得干不下去,也不想干了。可是老师不给我一点退路。”班主任老师回忆说,“是的,马柬玮曾流着眼泪说‘不干了’。他是一个来自新疆的回族学生,为人正直,一心一意地为班级和同学们做了很多事情,看到他那个委屈、沮丧的样子,我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但是他正面临着一道坎,需要的是有人帮助他跨过去,而不是安慰和同情。”马柬玮说:“老师讲了动机和效果的关系之后,把两条路摆在了我的面前:‘一是在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来,好好总结教训,克服不足,重新赢得同学们的信任;二是如果辞职我能够快乐,能够心安,就同意我的决定。’思考了几天几夜,心情一点点平静下来,最后我选择了第一条路。现在同学们都很支持我的工作,我想这段经历是我大学生活中的意外收获,对我今后的成长和发展都非常重要。”
谁不希望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谁不希望自己的班级团结向上。迷茫让电子011班陷入了低谷,很多同学为之痛苦。有人叹气:“中秋节晚会只能成为一个美好的记忆了。”有人问:“难道徒步到天安门看升国旗的情景大家都忘了吗?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这个样子?”一位女同学哭着说:“我们的大学不应该是这样的!”慈元龙同学经过反思,非常诚恳地检讨了自己的一些逆反行为,并主动要求担任寝室长……。
如何才能将同学们真正地凝聚在一起呢?班级干部经过讨论认为,首先大家应该作到彼此了解和互相信任。团支部牵头开展的“班级论坛”活动为同学们搭建起一个交流的平台。
电子011班的“班级论坛”先后选取了“我看宽容”、“谈各类考证”“能力与成绩孰重孰轻”等同学们关心的话题,有的时候在教室里搞,但更多的情况是在主楼前的小树林或校医院后面的小花园里席地而坐,你挨着我,我望着你,很自然地缩短了同学之间的距离。
汲绍艳同学说:“在班级论坛中只要愿意,每个同学都能成为主角,同学之间坦诚相见,尽情地分享学习生活中的乐趣和经验。”另一位同学说:“它使我们的心更加贴近,同学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了。”
申黎同学来自河南,一开始他很不习惯大学生活,情绪低落,很少参加班级活动,几乎和同学没有什么交流。但是现在他变了,他说:“大一对我来说是一个转折点。以前上高中的时候只是学习,和谁都不交流,形成了内向封闭的性格。我们班让我收益最大的一点是它的包容性。它能够让你犯错、改错,并且能够不计前嫌地接受你。”
“发送生日祝福”活动也是班里的一大特色,生活委员李怀默默地记住了每位同学的生日,在每一位同学过生日的那天都会在广播台为他点播一首歌,送上生日的祝福。李怀说:“我想大家听到歌的时候,心里一定会暖暖的。我们想让班上的每个人都知道:大家很在意你。”最让人难忘的是刘汉伟同学的生日,几十个同学在一起吃夜宵,又唱又跳地闹到大半夜。刘汉伟说:“这是我长这么大以来最难忘的一次生日,虽然身在异乡,却深深地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将成为我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走过迷茫和低谷,大家格外珍惜今天团结向上的局面。慈元龙同学说:“我和我们班一起成长,我很感激,也很珍惜。”
电子011班三分之二的同学来自乡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也比较多,不少同学入学后都在积极寻找勤工助学的机会,而来自城里的同学大多都是独生子女。
但当听到杨中义讲述了他家乡的经济情况,特别是一些家庭特别困难的孩子辍学情况后,很多同学深受震撼。班委会和团支部讨论决定借此契机开展一个献爱心,助雏鹰飞翔的活动。班主任老师非常赞同,她说:“以前我们经常得到他人的关爱,现在换个位,有意识地去体会关爱他人,对于大家的成长、成熟很有意义。”
同学们积极响应团支部、班委会的决定,仅第一学期就为三个失学儿童捐助了600多元。班级还制定了一份长期捐助的计划,每十个同学负责捐助一个儿童,并且要求通过写信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受到资助的儿童之一王宏业同学,现在正在读小学二年级,他在给电子011班的回信中写道:“今年开学的时候因为家里穷,没有学费,所以失学在家。但中国农业大学的大哥哥和大姐姐的无私资助使我又重新回到了校园。我们家里人常说怎样才能感谢你们呢,我想努力学习,做个好孩子是最好的回报。” 副班长万晓君说:“付出爱,得到的也是爱,同学们平时总是很自觉地把一些零钱交到我这里。”
现在非常流行的一句话是“一个都不能少”。走近电子011班,我们很快发现,提起优良学风班的事,很多同学都表示出遗憾,说他们不是一个很完美的优良学风班,原来班上有三名同学在学习上落在了队伍的后面。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为了让这三名同学能够和大家“齐步走”,从老师到同学,大家都没少费劲。王思同学说:“大一我们寝食特别贪玩,常常闹到后半夜才睡觉。班长马柬玮几乎天天盯着我们,有时候就呆在我们房间里。班上还组织学习成绩优秀的几名同学每天和我们一起学习。遗憾的是,当时我们没有明白大学是怎么回事,更没有珍惜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他坦言承认:落伍完全是自己的原因,“其实我心里挺感谢大家的,可是因为散漫惯了,平时总是不在意,以为大学也会象高中一样考试前突击一下就能过关,可成绩一下来发现跌得很惨!”
班主任老师说:“一个班级由几十名学生组成,不可能大家的想法都是一致的,也不可能个个优秀,有自觉性。三位同学的落伍的确是件令人遗憾的事情,但他们也让很多学生受到了触动,明白了自己应该怎样去珍惜大学生活。” 团支部书记张子俊告诉记者,大一第一学期,他们班在01级电子三个班级里不及格的人数和门数最多,英语和数学成绩普遍都很低,但第二学期两门课都有大幅度提高,其中数学有9名同学取得了90分以上的成绩,令其他班的同学刮目相看。在今年的奖学金评定工作中有2名同学获得一等奖、4名同学获得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