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属教育部 日子会咋样——关于“改制”的采访记录
奉公(人文学院):我们既要抓住有利的机遇,又要明确面临的挑战;既要争取社会力量的更多支持,又要自强不息地谋求发展。隶属关系的转变,将使政府从宏观层次上对我校的教育管理更趋专业。我们获得政策上的支持将更为直接,与社会及各类高校的交流圈将迅速扩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也将得到更积极的促进。
卢兆彤(教务处):教育部在教学、教育管理方面更正规、更专门、更富有经验,视野也更宽阔一些。归属于教育部后,我们获取信息会更快捷、更直接一些;与各类大学相同学科、交叉学科交流的机会会更多,也会更方便一些。一些研究课题,可能分量会更重一些,当然,关键在于我们有无实力去争取。虽然教务处以前一直与教育部有关部门有一定联系,但还不够广泛、密切。我们首先要抓住机遇,尽快与教育部有关部门建立多方面联系,并积极主动地融入其中。
韩鲁佳(科研处):首先我们面临的是竞争的挑战。在教育部麾下,我们只能是第二方阵,而一直与我们争高低的另外三所农口高校也同时进入第二方阵。这意味着我们可能失去农口老大的地位,中原逐鹿,强者将在激烈的竞争中产生。关于进入教育部后申请科研项目、经费会不会受到影响的问题,我认为,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我们的科研项目与经费主要来自于农业部、科技部、教育部三大块。以后,关于农业、科技等一些我们有实力和特长的项目,还得由我们来做,当然,最重要的还要看我们的竞争实力如何。
邓西民(园艺学院):高等农业教育应该归国家教育部门管。我们学校归属教育部,理顺了关系,是一件好事。我期望借此机会我们的办学条件能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让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潜力,更好地为“三农”服务,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
李永欣(水院):我们马上将面临着毕业生就业问题带来的挑战。据说,教育部每年要对各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进行排名和公布。去年我们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比较好,高出教育部的平均就业率。但今年参加教育部排名,我们与其他院校相比,排名较后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就业排名较后,对我们今后招生、学校声望等方面肯定要带来一些影响。教育部对学校的教学投入比较大,譬如,同样专业的学生,在同样地方实习,教育部所属学校实习一个月,而我们的学生只能实习一个星期,因为我们没有经费。我希望,教育部能够一视同仁,使新进学校能够享受到同样待遇。
贾贵儒(基础部):农业部对与农业有密切关系的学科比较重视、关心,而对基础学科关注得不够,使其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譬如,我们学校的力学、数学等学科实力雄厚,教学与研究在国内外都有一定影响;物理改革思路,被专家评价为“起点高”。但是,我们申请博士点却得不到批准,原因是“农业部只有一所高校有力学,无可比性”。扎扎实实地拓宽学习基础是高等教育重要内容之一,但我们的基础教育在实际工作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育部要求、重视全面发展,对我们基础部来说,是一个机会,因为以前我们只是在农口进行比较,而以后就是全国范围内见高低了。教育部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有利于我们发挥自身的能力,有利于我校基础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