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技术带给坦桑尼亚大丰收大营养
“一带一路”不仅有铁路、机场这样的大项目,还有像玉米、豆浆这样的小项目把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连在一起。——李小云
李小云(右一)与当地农业官员调研农户情况。
本报记者 颉亚珍
“为什么中国农业能以4%的土地养活20%的人口?”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2010年走访坦桑尼亚时,时任坦桑尼亚总理向他提出疑问。坦桑尼亚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的平均亩产只有150斤,同期我国华北平原玉米的平均亩产是800斤以上。“我不想只是告诉他中国怎么做的,而是希望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就去了坦南部4省,到村到户调查了一个多月,发现主要问题是种植密度不够,1亩地普遍只种1000株左右。在中国,密植的玉米1亩地起码要种4000株。”
2011年,在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的支持下,李小云团队去非洲开展农业合作,选中坦桑尼亚东部莫罗戈罗省佩雅佩雅村为示范村。
针对当地农民普遍没钱购买化肥的情况,李小云团队设计了以合理密植、间苗、中耕除草保墒为核心,不施化肥的旱作密植种植技术。“在过去,我们有过和非洲国家类似的农业生产劳动密集阶段,我们通过合理密植、有机肥、间作、轮作等维持了生计。根据当地实际,我们推广这些具备可操作性的增产技术和经验,容易被当地农民接受和采用。”李小云说。
为了让村民改变过去随意估算株距行距的做法,李小云团队专门制作了“播种绳”:绳子每隔30厘米系一条彩带标记播种点。播种时,把“播种绳”两头绑在木桩上插在地头,农民按照彩带位置播种,就能精准确定株距。两头木桩旁垂直于“播种绳”摆放一根长75厘米的木棍,一行播种完后,将木桩移到木棍的另一端,就能精准确定行距。“我们多次到田地里,拽上绳子,手把手教农民‘播种绳’的正确使用方法。精准的株距行距在提高种植密度的同时,还方便了后续锄草等工作。”
莫罗戈罗省前副省长慕康果感叹,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学者,像中国学者这样,频繁进入普通农家,进入一块块农田。
令人惊讶的是,只有一家农户的玉米出苗了,其他家的全没出。“我们紧急调查,发现这家农户主人Bishenga是村里的农业技术员,他认为中国的粮食问题早就解决了,中国专家说的肯定没错,真正采用了我们的技术;其他农户还有怀疑,开垦新地试种,这些新地没有肥力,也不适合播种。”收获时,该农户的玉米大丰收,亩产达到400多斤。“第二年大家就真正用我们的技术种植了,普遍增产2至3倍,村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非洲农业以妇女为主要劳动力,李小云团队设计的这套不费钱方案需要大量劳动力。担心加重农户负担,李小云团队专门召开座谈会,妇女们的反馈却很积极:“没关系,可以让丈夫回来。”技术在全村推广后,很多男性回来了。“增加了乡村就业,这是一个意外的大收获!”李小云高兴地说。
2018年,基于前期工作,李小云团队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坦桑尼亚合作实施“千户万亩玉米增产增收示范工程”,在莫罗戈罗省10个县10个村帮助1000户10000亩地实现玉米增产。在科技部援外项目的支持下,李小云团队引导坦桑尼亚当地高校、政府和农户三方合作,推广本地适用技术,建设激励管理机制,使简单实用的密植技术进入莫罗戈罗省的千家万户。
从一个村到10个村,从只有一人尝试到万亩良田蓁蓁,李小云团队完成了新技术——“农户玉米劳动密集型技术体系”和新机制——“中国实用农业技术向坦桑尼亚平行分享的可持续机制”的成型,实现了中国减贫经验的国际化分享。“小技术 大丰收”项目在坦桑尼亚大获成功,并入选联合国南南合作最佳案例。
不过,新问题也接踵而来。“玉米亩产目前已到最高产量,接下来随着土地肥力的减弱,玉米产量会越来越低。另一方面,单一的膳食结构是非洲营养缺乏问题出现的根源,坦桑尼亚当地的传统食品‘乌咖喱’,由玉米、木薯等制成,缺少蛋白质、维生素、色氨酸、赖氨酸等营养成分,而大豆有固氮、肥田的作用且营养丰富。”为保持肥力、改善人们营养水平,2020年,李小云团队开始在坦桑尼亚试验玉米大豆套种、轮作技术;2021年10月,与坦莫罗戈罗省政府启动“小豆子 大营养”玉米大豆套种项目;2022年初,在莫罗戈罗省4个村庄示范种植。
莫罗戈罗省柯泰特村61岁的农民亚当,2022年2月第一次在自己的一英亩玉米地里套种了大豆。2022年4月前后,在大豆和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莫罗戈罗省经历了一场漫长的干旱。2022年6月,亚当收获了大约400斤大豆。他判断,如果雨水充沛,产量可以达到1000斤。“我打算下一季多种2.5英亩大豆。”
让李小云更高兴的,是大豆收获后在团队的指导下,当地发展出了适合自己的豆浆制作方法。“把我们的经验技术和他们的需求对接,指导当地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再开发,转化成他们自己的东西,这真正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