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优势资源、探索独特发展路径 专家学者为革命老区发展集智献策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山
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也是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之一。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革命老区取得了哪些发展成就?在未来如何更好地探寻发展路径?
10月15日,由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革命老区研究中心和《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中国革命老区乡村发展论坛”在中国农业大学召开。相关专家学者、地方政府代表、企业代表以及社会组织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共同探讨了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成就与经验,为推进新时代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集智献策。
供图:刘志刚、马丹扬
在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教授和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罗朝立副主任分别致辞。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革命老区研究中心秘书长马红旗副教授代为宣读了周恩来总理办公室主任童小鹏之子童丹宁先生的贺信。
随后,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副秘书长唐丽霞教授与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革命老区研究中心主任陈前恒教授共同为“革命老区研究中心”揭牌。
供图:刘志刚、马丹扬
在论坛现场发布了新书《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研究:数字经济背景下存在“弯道超车”的理论前瞻》。陈前恒教授领衔多位学者进行了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研究工作,其团队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0个项目县(区、市),共涉及80个乡镇和421个行政村,开展了实地调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该著作。
该书分析了在数字经济背景下,革命老区立足红色优势、生态优势和传统文化保持比较好的优势,乡村振兴可能存在“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作者举例分析,像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可以发挥“看得见”的优势,拉进消费者与农产品生产地的距离,降低了信息获取和市场交易的成本,为农产品打开了销路。
供图:主办方
在论坛主旨发言环节,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副所长姜长云研究员,做了题为《推动革命老区乡村产业振兴的思考》的演讲,他表示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要通过乡村产业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激发多种功能和价值。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忠海研究员,做了题为《理念与精神——寄语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演讲,他从理念、精神、行动三个方面做了分析,提出要践行新发展理念、传承老区精神、艰苦奋斗谱写振兴新篇章。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孙东升研究员,做了题为《用好独特红色文化资源 赋能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演讲,他认为红色文化资源是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独特优势,要坚持红色加绿色统筹发展,推动红色文化与绿色乡村的一体化发展,壮大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国务院参事、中国农业大学何秀荣教授,做了题为《革命老区的产业兴旺》的演讲,他认为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要立足基础,做好农业,同时在产业振兴中要融入非农业,实现产业融合,形成优势与潜力。
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乡村振兴协调部卢少泽部长,做了题为《在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中大力弘扬老区精神》的演讲,他表示老区精神在老区形成,更应当在老区大力弘扬,要让“爱党信党、无私奉献、敢于胜利、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休戚与共”的老区精神,融入老区建设实践,成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地方政府代表和企业代表发言环节,山西省武乡县人民政府史小兵副县长,山东省费县人民政府王雷副县长以及安徽省潜山市乡村振兴局刘小春局长作为地方政府代表介绍了各自县(市)乡村振兴的发展经验;中国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企划部武妍副总经理和上海左岸芯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张波董事长作为企业代表分享了数字经济助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
供图:主办方
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和发展是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老区人民和全国人民一起过上更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届论坛搭建了革命老区乡村发展交流、研讨、合作的平台,与会各方就革命老区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全面推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贡献了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