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畅谈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微信公众号 2022年10月16日 报道 浏览次数:

凝心聚力擘画复兴新蓝图,团结奋进创造历史新伟业。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

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第一时间邀请北京部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重要精神,畅谈学习体会。

齐鹏飞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制定的纲领性文献,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阐明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具有极为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人民大学被誉为“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我们要继续充分发挥中国人民大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做好党的二十大最新理论创新成果的研究阐释工作,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重点回答好、解释好世界关心的我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一流的科研成果、一流的育人成就、一流的对外工作,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仰海峰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总结了过去十年的伟大成就,描绘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好蓝图和实施方略,鼓舞人心。在未来工作中,我们要做好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与宣传工作,推出更多理论深厚、富有原创性的学术成果;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立德树人,为党育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朱安东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深感振奋。这是我们党在国内外新的形势下总结过去、开创未来的一份纲领性文献。报告旗帜鲜明、高屋建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报告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决心、信心和统筹安排。我们要深入学习,认真领会,努力把报告精神落实到思政课的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中。

张润枝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所作的报告,气势恢宏、催人奋进。报告科学谋划未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系统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又一光辉文献,是我们奋进新征程、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根本遵循、行动指南。

报告始终贯穿了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靠的是奋斗;美好生活创造靠的是奋斗;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在学习研究宣传阐释上下功夫,在推进思政课守正创新上下功夫,以奋斗精神系统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

冯秀军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党的二十大在万众期待、举世瞩目中胜利召开。与全院师生一起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大会报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新时代十年,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取得了彪炳史册的历史性胜利。这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光辉业绩,也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科学思想武器取得的伟大胜利。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我们将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努力为培养造就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作出贡献。

刘新刚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论述,形成了系列理论创新成果。高校马院的一项关键工作是推动相关理论创新成果进入思政课堂。要做好这项工作,具体包括以下三点:其一,尽快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进行整理、研究和阐释;其二,推动将最新的理论创新成果向课堂教学内容转化,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其三,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大学生认知规律,融合当今时代最前沿的教学方法手段,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张 晖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国家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于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理解要建立在深刻理解我国当前的历史方位以及复杂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的基础之上,在宏阔的历史视野中深化对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解,进一步增强历史担当,坚定理想信念;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切实运用到日常的立德树人工作之中,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为培养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新时代好青年而不懈奋斗。

沈永福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高屋建瓴、简洁凝练,系统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明确提出载入史册的三件历史性伟大功绩,系统总结取得的十六项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成绩与进步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报告审时度势,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历史任务从战略全局上作出科学规划和精心部署,吹响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号角,报告中理想信念无比坚定,目标与任务理性清晰,路径与方法科学可行。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当学深弄通悟透总书记的报告,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行动、化理论为德性,做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

高正礼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所作的大会报告,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其中,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这是贯穿大会报告的重要精神之一。首先,这是大会主题的核心要义。大会主题内涵“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其次,这是总结过去工作的基本结论。大会报告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时强调,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再次,这是审视当下的战略定力。大会报告分析现实状况强调,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党和人民正信心百倍地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后,这是展望未来的必然要求。大会报告展望未来和部署新时代新征程使命任务时强调,要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丁 云

北京工业大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结了新时代十年“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这些伟大成就是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滚石上山逐梦前行的结果。听后令人倍感振奋。“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是思政课教师理所当然的政治担当。思政课教师要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翻译家”和“宣传员”,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青年学子中落地生根,就要通过“大思政课”建设,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构建多维时空协同育人的“大格局”,用翔实的数据、鲜活的案例、生动的实践,引导青年学子从新时代的伟大成就中汲取历史智慧,把握历史规律,激发更加昂扬的奋斗精神,坚定必胜信念,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者和见证者。

贾钢涛

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一篇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政治宣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新时代新征程,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刻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篇章。作为马院教师,要带头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打好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攻坚战,将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着力引导青年学生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着力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着力引导青年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王  易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教授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

举国关注、举世瞩目的党的二十大在北京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这是一份开启新征程的纲领性文件,也是一次饱含鲜明宣示的前进引领和奋斗召唤。作为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的高校教师,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全面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一是聚焦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论断,深刻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研究阐释宣传普及不断引向深处;二是明确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深化认识十年来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廓清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踔厉奋发;三是对标初心使命、教育方针、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持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打造更多高精尖水平的思政“金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微信公众号2022年10月16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