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旧版回顾

课程育人 |《动物营养学》:把专业课作为传道的前沿阵地

学生记者:马馼 贾曼漪 2018年05月10日 报道 浏览次数:

“传道、授业、解惑是对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教育理念的高度概括,儒学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动科学院副教授马秋刚认为,“为人师者,此三者缺一不可”。

马秋刚说,从事专业教学的一线教师,尤其应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注重“传道”。他所主讲的《动物营养学》,是动物科学学科群(包括动物营养、动物生产、动物遗传等三个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动物医学专业和草业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任选课,是衔接动物科学学科群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重要“桥梁”课程。他把这门专业课看成传道的前沿阵地。

图为马秋刚副教授

动物营养学的“传道体系”

马秋刚老师所理解的传道,主要是人文社科和道德信念教育,也就是德育。在《动物营养学》课程中,他设定了课程目标、建立了范例库,进行贯穿渗透式培养,从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几乎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传道体系”。

动物营养学知识自身没有道德属性,利用得当则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得;利用不当则会引起食品安全、环境污染、虐待动物等问题。马秋刚认为,动物营养学课程的专业能力培养和思政教育可以看作刀与鞘的关系,让刀与鞘都能充分发挥作用,要从设定合理的课程目标开始。“《动物营养学》是思政教育的前沿阵地之一”“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学习方法,结合专业学习进一步领会传统文化之美、生态和谐之美、学术研究求真之美、学术应用务实之美”“为学生奠定理论基础、科学方法论、道德底线”等语句出现在了这门课程的目标中。

根据教学目标,马秋刚逐渐积累适合每个章节教学的思政教育范例,建设了课程的思政教育范例库。如在“绪论”中,加入《黄帝内经》、孙思邈的治病良方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对世界营养学发展的贡献;在“能量”一章中,讨论“能量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让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学习方法;在“蛋白质”的讲授中,通过食品安全事件分析,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等……

教学目标的实现,范例库的应用,最终要采用得当的方式才能起到良好效果。马秋刚的经验是——不能牵强附会,要与课程内容贴合,通过贯穿渗透式教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课程中,思政教育作为专业知识切题的引子,教学过程中用于回顾点题,收尾时又可以通过外延扩展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比如,用传统文化古诗词拉近同学们与课本中动物的距离,消除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陌生感;借《闪闪的红星》中潘东子用棉袄运盐的故事引入Na、Cl等元素对人体的重要性,并与爱国情怀巧妙结合;而讨论营养元素缺乏与过量对人和动物健康的影响,正是融合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原理。

“讲课引人入胜,幽默风趣,氛围融洽,能让学生收获做人做事的道理”,2017年,动物营养学学生在这门课的主观评价中这样说。还曾有一位选修这门课的学生说,自己原先对动科专业不了解,缺乏兴趣,准备转专业,但听了马老师的课后便爱上营养学,后来这名同学还考取了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课程中融入的家国情怀

在日常教学中,马秋刚注重结合学校和学科特色对同学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他认为,中国农业大学的校训是“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作为一名农牧业专业的高校教师,不但要给同学们传授专业知识,还要教导同学们心系农业、关注社会。

在动物营养学课堂上,马秋刚也时常讲解当前科学研究的前沿进展,他常常告知这些未来的科技工作者和科研工作人员:科研活动不能无病呻吟,要以解决社会、国家、人类重大需求为终极目标,“解民生之多艰”是农大人求学的初衷,如与之背离,最终对社会贡献便不大,个人价值也难以体现。

“农业工作者要根据社会需求进行选题研究。”“关注生态、精准扶贫是时代思潮的主流。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农科学子肩上的责任不凡。”这些都是马秋刚在课堂上常常提到的,希望激发学生们学农爱农的热情。他认为,在教学时结合思政教育,培养同学们崇高的理想,提高同学们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身教胜于言传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在马秋刚的观念中,教师道德情操和职业修养是唤醒学生正确审美意识的前提,而审美意识是道德的基石。因此教师在教学细节上,应该在所有学生的审美需求中找到最大公约数。具体来说包括:在教学环境、教师仪态、教学内容、教学结构、课件设计、板书艺术、课堂氛围、教学情感、教学语言、教学节奏等方面追求尽善尽美。

马秋刚要求自己提前10分钟到教室,调试教学仪器、教具和幻灯片,观察和改善教学环境,比如擦净黑板、开窗通风等。这些小细节可以改善局部小环境,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尊重。有时部分学生会受到感化,参与到以上活动中,带来越来越多的正能量,唤醒对这一个临时集体的认同感。

他认为教师要注意仪态美,着装不必满身名牌、西装领带,但一定干净整洁,也不能过于简单朴素,因为“正装名牌可能会让学生觉得有距离感,过于朴素容易被部分学生解读为知识无用。”鉴于西校区的新旧教学楼都没有电梯,每次上课时,马秋刚都会适当多留出一点时间,“要从容进入教室,不能气喘吁吁,更不能汗流浃背。”

教学是一门艺术,马秋刚还特别注重教学语言的修炼和课程节奏,“应该力求规范科学、精炼准确、生动幽默、激发思维”。上课时在气氛沉闷、内容枯燥处,适当放松幽默、调节气氛;在内容轻松、气氛松弛时把控课堂节奏。

“教师希望学生成为怎样的人,自己就应先成为怎样的人”。以身作则是马秋刚老师奉行的宗旨,在培养人这方面,他始终认为——身教胜于言传。


往期回顾:

《理论力学》:让专业课的德育润物无声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以严立教 以爱育人

《动物解剖学》:专业基础课里的德育渗透

责任编辑:闻静超
分享到: 更多
标签:营养学 专业课 动物 前沿 育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