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让坦桑尼亚村民喝上豆浆!中国专家在非洲培养大豆“示范户”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2年08月06日 报道 浏览次数:

记者 白波

“今年是我第一次种大豆,一英亩的产量有2袋(约200公斤)。大豆不难种,要不是今年比较旱,每英亩我可以收5袋以上。”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柯泰特村61岁的村民阿达姆·哈桑·图姆博说。

坦桑尼亚柯泰特村61岁的阿达姆·哈桑·图姆博(右三)被评为中国农业大学“小豆子、大营养”玉米套种大豆项目的柯泰特村最佳示范农户。

参与中国农业大学在当地发起的“小豆子、大营养”玉米套种大豆项目半年,图姆博一家八口人就尝到了甜头。作为项目评选的柯泰特村最佳示范农户,除了可以增加收入,图姆博和家人也第一次品尝到了豆浆这种东方传统饮品的滋味。“豆浆的味道很好!我喜欢它,豆浆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对我们的健康有好处。”图姆博说,来年他准备种两英亩半的大豆。

今年是中国农业大学在坦桑尼亚开展中坦农业合作的第11年。玉米是坦桑尼亚农民的主要口粮,在中国政府支持下,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团队2018年在当地启动中坦玉米增产增收“小技术、大丰收”千户万亩示范推广项目,推广中国玉米种植技术,促进玉米产量提升和农户增收。

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讲席教授、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名誉院长李小云与坦桑尼亚农业官员调研农户情况。

2011年玉米项目在佩雅佩雅村启动时,只有村里的农业技术员愿意尝试新技术。到2018年,玉米技术示范已经推广到10个村和上千户农户,示范户的玉米收成平均翻了一番。“小技术、大丰收”由此入选了联合国南南合作最佳案例。

与人们的一般印象不同的是,在坦桑尼亚等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饥饿”并不是当地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国农业大学团队在坦桑尼亚工作11年来,当地没有出现过大规模极端饥饿的状况。

那么,中国专家为什么要对当地的农业发展进行援助呢?“在莫罗戈罗省我们的项目村,一个家庭一般至少都有三四英亩土地,即便在收成差的年份,基本的粮食需求也都能得到满足。但是,由于产量不高、市场有限,农民想要进一步增加收入就难了。”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副教授吕慧琴告诉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2020年年初她在莫罗戈罗省实地考察时看到,村民虽然不缺口粮,但生活条件仍然比较艰苦,一些农户家里还没通电,儿童则普遍身材较瘦。

2020年1月,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武晋(右四)和唐丽霞(左二)在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与当地农业技术推广员和村民交流。

随着“小技术、大丰收”取得成效,身为团队负责人的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讲席教授、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名誉院长李小云又提议开展“小豆子、大营养”玉米套种大豆项目,为土壤增加肥力的同时,让村民制作饮用植物蛋白丰富的豆浆来改善营养。

“小豆子、大营养”项目选取了包括柯泰特村在内的4个示范村、100个示范户进行试点。今年1月底,大豆种子分批次分发到图姆博等示范户手中。由于疫情影响,项目团队的中方专家远程提供指导,现场则由坦方协调人、当地村干部和技术人员手把手传授村民种植和管理技术,还有制作豆浆和其他豆制品的技术,并定期向中方发送项目进展报告。

2020年1月,吕慧琴(左一)与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唐丽霞(右二)和武晋(左二)在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与当地农业技术推广员和村民合影。

今年6月,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发布了《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公共品供给》报告。李小云表示,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正在成为驱动全球发展、提供全球新思想和全球公共品的重要角色。中国不仅提供物品,还提供减贫实践、“一带一路”倡议等制度性产品,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非洲是进口粮食最多的大洲。我们的工作帮助坦桑尼亚农民提高产量和收入、改善营养。非洲农业的发展会极大改善全球粮食供给格局,缓解粮价上涨,使全球所有经济体受益。随着农业发展,非洲的贫困现象减少,市场潜力得以挖掘,非洲经济会与中国形成互补,成为中国最好的全球经济伙伴。”李小云说。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2年8月6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