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人家”的乡村振兴路
“大姐,你这里有那么多土鸡蛋,能不能卖给我一些?”一名顾客问。
“对不住,这些都是我们给顾客做菜的原材料……”女主人金花一边收拾刚提进屋的两篓土鸡蛋,一边向顾客表达歉意。
这是一栋新建的两层小楼,院子里支起两顶大帐篷,帐篷里摆放着几张方桌;小楼二楼则按照标间格局新装修过。这是石林县圭山镇矣美堵村农户家通过绿化美化、综合利用房屋开办的一家“云上农家乐”。
矣美堵村位于石林县东南部,平均海拔2035米,属典型的少数民族边远高寒山区。雨过天晴时,村庄在云雾中时隐时现,故而得名“云上人家”。
近年来,为发展圭山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石林县委、县政府修建了从矣美堵村通达圭山顶的旅游栈道,也为矣美堵村打通了通向幸福生活的道路。
近日,昆明市人大代表石林代表小组成员走进这个美丽的小山村。
“近年来,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矣美堵村凭借特殊的地理位置、90%的生态覆盖率、独有的彝青文化,赶上了开发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的这趟专列,昔日穷山村实现大变样。2020年1月,昆明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将矣美堵村列为5个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村之一。以前,这条街道满地牛粪、羊粪。为了清理街道两边的柴堆、草堆、粪堆,我们挨家挨户跑农户家。这个停车场是今年新建的,可以停20多辆汽车。村头还将建设一个更大的临时停车场,主要用于停放大巴车。”走在干净、整洁的街道上,圭山镇党委书记赵俞智边走边介绍,休闲草坪是最近才铺设的,占地2000多平方米。村里还将新建电商服务中心、游客接待休息室、民族文化特色商品销售市场等旅游配套设施。
“大家看这幅画,看看哪扇门是真的……”一幅墙画吸引了人大代表的目光。“这些画似是3D画,因地创作,很有创意。你们花了不少钱吧?”一名人大代表问。
“还真没花多少钱。这些是圭山镇普拉河村一名大学生义务为村里画的,只让我们出了颜料费。在村子改造过程中,有好多工程都是村民投工投劳完成的。”赵俞智笑着说。
在村文化广场旁边,中国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创新试验示范区”“教授工作站”“研究生实践基地”,以及云南省“李小云专家工作站昆明市分站”几块牌子和屋内现代化的陈设,让有着几十年房龄的一栋土木结构老房子焕然一新,价值倍增。
“这是在中国农业大学专家团队指导下修建的民宿样板房,倡导村民综合利用老房子进行改造,让游客在原始生态的自然环境中享受现代化的居住条件。”石林雨美都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丽萍介绍,村集体成立了公司,但是有很多方面还没有理顺。“我们是农民,不知道具体要怎么运作公司。”
游客想买点土特产成奢望,旅游资源深度开发难度大,市场开拓和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圭山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矣美堵村的干部,也成为矣美堵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难点、堵点。
“今天是我们代表小组的第一次集体活动,之所以把调研学习点选在矣美堵村,就是希望通过走、看、听、思、议,为乡村振兴出谋献计,贡献一份力量。”石林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万春林开门见山的一席话,让一直倾听的人大代表渐渐活跃起来。
“石林赫石兰茂农业有限公司的苹果庄园规模大、名气大,能不能整合为季节性集观光、采摘、餐饮、住宿于一体的沉浸式旅游线路。”
“加强乡村旅游指导培训和服务技能培训,让村民成为在专家指导下的自主经营者和乡村振兴的最大受益者。”
“矣美堵村的乡村振兴要打好党建示范引领、产业带动发展、人居环境提升、乡村规范治理、人才引进培养、群众增收致富‘组合拳’,打好生态、红色、民族‘三张牌’,为全县乃至全市探索出乡村振兴的‘矣美堵模式’。”
……
人大代表和圭山镇、矣美堵村的干部你一言我一语,为矣美堵村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矣美堵村因地制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打造乡村美丽、生活美好的“绿色样板”。如今,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矣美堵村徐徐展开。(昆明日报 记者任翊翔 通讯员孔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