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周农民收了四个洋徒弟
初冬的阳光照在脸上,让人感觉暖洋洋的。曲周县王庄村村民王永胜蹲在自家的地里,将手指插到土壤里探探墒情,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对身边的4名非洲留学生说:“这两天就要抓紧进行耕前除草了。”
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在曲周县开办了“科技小院非洲班”,并聘请当地农民种粮能手做非洲留学生的“实践老师”。近日,这个“非洲班”又迎来了新一批留学生。
作为“老师”,王永胜又忙碌起来。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刘昆 邱勇慧 通讯员 韩富强/文 通讯员冀延平 宋镕锋/影
拜农民当“老师”
非洲马拉维共和国的Samson是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今年9月10日,他和其余3名留学生来到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成为这里的第四批非洲留学生。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位于河北省曲周县,始建于1973年,是黄淮海平原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农业科学实验站之一。经过多年的建设,该实验站已成为集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初到曲周,Samson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在蓝天白云下,一片片农田里长满了粗壮的玉米。微风一吹,那肥厚的绿叶间露出一个个沉甸甸、金灿灿的苞米来,真是一派丰收景象。
“我的家乡和中国一样,也是小农户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但我们那里缺乏良种、化肥和技术,庄稼产量普遍不高。”Samson说,希望自己将来能把在中国学到的农业知识和技术带回祖国,造福家乡群众。
Samson的辅导教师是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的焦小强教授。他告诉记者,“因为受疫情影响,这批非洲留学生已经在各自国家上了一年网课。”按照学校安排,从今年9月份到2024年6月份,他们需要在“王庄科技小院非洲班”里系统学习农业知识和下农田搞实践。
2009年,农大人深入曲周农村,在全国首创“科技小院”,探索科技富农新模式。2019年,在教育部的支持下,中国农业大学以曲周为基地,以“大学+地方政府+合作社组织”的模式分别开办了王庄、前衙、白寨等4个“科技小院非洲班”,为非洲留学生提供农业实践学习和技术交流。
“这个班级的教学方式有点特别。”焦小强说,学校直接把课堂开设在田间地头。同时,针对非洲国家以小农户生产模式为主的特点,中国农业大学创新教学机制,除了为班里的非洲留学生配备专业辅导老师外,还要从当地农村请来种粮能手当他们的“实践老师”,让他们在中国学到实用、接地气的知识和技术。
Samson和同学们每天早上7时许起床,吃完饭便从实验站出发,骑上电三轮直奔一公里外,位于曲周县第四疃镇王庄村的“王庄科技小院非洲班”,与“实践老师”一起到田间除杂草、深耕土地、播种和施肥料,以及学习操作喷雾机、驾驶小型拖拉机等技术。
下午回到实验站,他们还要跟着专业辅导老师做各种科学试验。“我们把学习安排得非常紧凑,感觉每天过得既充实又有意义。”Samson感慨地说,“走进农田,我们才懂得了什么是‘真本领’,什么是农民真正需要的科学技术。”
课堂开在田间
“进驻王庄村之后,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跟着‘实践老师’一起收玉米,在田间研究粮食增收技术。”Samson回忆,今年9月中旬的一天,焦老师从试验室里把他们叫出来后,便带他们来到王庄村拜访种粮能手王永胜。
一进门,焦老师就说:“王哥,我又来麻烦你了,给你带来四名学生。”
正在收拾麻袋准备到地里收玉米的王永胜笑着说:“这些年,多亏你们科技小院的专家教会我科学种田,让我走上致富路。这种地有啥难的,只要你的学生肯学,我包教包会。”
但等他扭过脸来,发现面前站着的是四位黑皮肤的“老外”时,顿时傻了眼。
“我又不懂外语,教不了、教不了。”王永胜摇着头,就是不肯收这4名“洋”徒弟。但在焦老师的一再劝说下,王永胜终于同意让他们留下来试一试。
“走,跟我一起去干活。”王永胜用手比划着,Samson和同学们看懂了这个“走”的手势,于是紧跟其后来到农田里。他们又是收玉米,又是搬运麻袋,忙得满头大汗。
“踏实肯干,你们都是好样的,咱们共同进步吧!”王永胜说。于是,四名“老外”正式成了这个种粮能手的“徒弟”。徒弟学得认真,老师自然教得用心。10月的一天,王永胜还利用农闲时间,带着“徒弟”一起到城里采购种子、化肥和农药等,让他们接触最真实的农活儿。其间,留学生们想请教问题,便找中国同学来当翻译,或打开手机里面的翻译软件与王永胜交流。
“你种玉米,每亩地的产量高达700多公斤,你是怎么做到的?”Samson好奇地问王永胜。
“我都是到种子店购买良种,然后配以适量的化肥和科学的田间管理。另外,政府为打造高标准农田,请来农大专家在田间地头指导,这庄稼产量能不高吗!”王永胜说。
“我学会了土壤检测、玉米播种、日常养护等实用技术。”经过两个月的学习,曾供职于马拉维共和国农业部的Samson说,他非常高兴能获得这样的学习机会。回到家乡,他要致力于改进该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渠道,帮助马拉维农户提高粮食产量。
不忘感念师恩
对非洲留学生来说,科技小院是他们科研生涯的第一步。他们刚刚本科毕业,第一次进入研究领域就来到农村,许多问题都是未知的。比如,在农村种田,还能做研究吗?帮助农民会占用大量的时间,还有时间写论文做研究吗?
针对非洲留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焦小强经常给他们讲乡村的故事,讲科技小院的故事。
“学生在学校里学习,不知道学的东西有什么用。可到了农村、进到田里和农民一起种地,他们才知道自己在地里学的知识和技术是最有用的。”他说,“我们还把科技小院当成一个立德树人的平台,学生在这里提升的不仅是知识水平,还有对土地的情怀。”
焦小强介绍说,到目前为止,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在曲周培养了60余名非洲留学生。他们在掌握玉米和小麦的生产技术后,还写出了非常优秀的毕业论文,有些论文还发表在国际专业杂志上面。
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如同春雨润物。学有所成的非洲留学生自然也不忘感念师恩,他们给中国的老师写过不少感谢信。
“中国农业发展经验于非洲国家而言是宝贵财富。中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近20%的人口。未来,我要把在中国学到的知识应用到非洲的土地上,努力使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美好……”一名非洲留学生在信中这样写道。
来源:邯郸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