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旧版回顾

张福锁:推广“科技小院” 实现农业绿色增产增效

新华网 2018年10月22日 报道 浏览次数:

石静 文

采访侧记:

  他是肥界名人,在国际享有盛名,推动着肥料产业的绿色发展;

  他是科技专家,却时常驻留田间,记录着作物生长的每寸需求;

  他是学科导师,却打破人才培育模式,布局“田间课堂”,开辟产学结合新途径!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

  搭建“田间课堂” 零距离服务大地

  “三农”的发展总是存在“脱节”的问题,如何解决“最后一公里” 的服务,将科技成果成功转化为实践利用,这一直是张福锁努力的方向。张福锁说:“当前农业生产主要存在三大脱节,第一个是农民需要科技人员,但找不到他们,所以科技人员跟农民脱节;第二个是农业生产与产业需要科学技术、需要科研,但是真正满足生产与产业的科研是不够的,所以科研跟生产需求脱节;第三个是我们需要热爱农业、有情怀的农业人才,但是每年七八百万的大学生研究生毕业,真正有实践技能、有“三农”情怀的人太少,所以人才培养跟社会需求是脱节的。

  所以要想解决这些脱节的问题,就必须实现专家与农民零距离、科研与生产零距离、育人与用人零距离。”

  2009年,张福锁带领中国农业大学师生进驻河北省曲周县白寨乡农家小院,零距离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群众亲切地称这个农家小院为“科技小院”,第一个科技小院由此诞生。师生在科技小院里生活、学习、工作,融入农民群众之中,随时跟农民进行交流,吃农家饭、干农家活,成为农民的朋友和自家人,跟他们一起来解决他们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能给农民做咨询,也可以做展示、做培训,跟农民一起来做解决方案。最后在农民地里真正地实现技术,提高作物产量。与此同时,为了整体提高农民的专业性,团队还做了冬季全覆盖入村培训,建立了农民田间学校,对每一个村、每一个农民都进行了培训。科技小院扎根基层,在“三农”一线开展科研、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既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农业生产关系转变,又培养了有理想、肯奉献新型人才,实现了与农民、企业和政府“零距离”开展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的三位一体新模式,“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四零”服务。

  截至2018年,科技小院在过去的8年间服务了45个作物体系,建立了98项技术、65套技术规程。在这一过程中,科技小院逐渐成为创新产权制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一个新亮点、新方法、新模式,也开辟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减肥增效不减产 肥料绿色发展“四步走”

  肥料作为基础的农业生产资料,关系到农业生产产量与质量。肥料行业作为承载肥料发展的平台与容器,需要有更广阔的空间与更好的机遇。张福锁认为,肥料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是高效率、更好地提升农产品质量、优化土壤、减少污染排放。要解决当前行业所面临的难题,就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四步走战略,第一步就是优化氮磷钾的配比,从数量上准确的满足作物需要,尤其是在经济作物的增效效果上,要推广测土配方的方式,比如洛川苹果基地,就是新洋丰肥业精准的分析了土壤所需成分,利用测土配方的原理研发出了苹果专用肥,最终达到了减肥增效不减产的目的;第二步就是提倡肥料互作增效,从功能上发挥作用。西双版纳的澳洲坚果基地,因为施肥不当,种植出现问题,其实仔细分析,澳洲坚果不喜欢高浓度水溶磷肥,但是当地农民在施肥的过程中,使用了17:17:17或者15:15:15的化肥,造成作物磷中毒,缺少铁元素和镁元素。经过测土配方之后,氮磷钾的配比优化到21:4:16,坚果的长势也回归了正常。

  这第三步是强化增效,从系统上挖掘潜力。张福锁说:“目前生物肥共包括三种类型,除了常见的根际调控肥之外还有根际菌丝际启动肥和作物互作调控肥,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从系统上挖掘潜力,合理有效的开发新型肥料;第四部就是要学会跟服务要效益,要及时的了解农业和市场的需求,根据实际信息设计产品,优化产业,以最大系统效率为核心进行生产、销售和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肥料产业绿色发展。”

张福锁基层指导科学施肥

  致力农业技术创新 把脉污染开辟新路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化肥产量的提高,我国农作物虽说摆脱了“吃不饱”的困境,但却又陷入“吃撑了”的窘境。张福锁说“过量施用氮肥30年就使我国土壤显著酸化。土壤酸化不仅影响作物根系生长,甚至造成铝毒,导致作物减产,而且还会造成重金属元素活化、土传病虫加重等一系列问题,进而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根据有效监测数据显示,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大气氮沉降近年来增加了60%,其中2/3来自化肥等农业源,其中:小麦、玉米、水稻粮田里,70%的酸化是因为过量施氮造成的;果树蔬菜田里,过量施用氮肥对酸化贡献高达90%。”

  “化肥本身是好东西,但一定要科学施肥,特别要管好氮肥。”这是张福锁一直以来坚持的观点。对此,他带领的研究团队联合农科院、中科院等及河北农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全国18个科研单位,建立了全国协作网,共同破解“作物高产、资源高效”的理论与技术难题。从2010年到2015年,该团队在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主产区实施了共计153个点/年的田间试验。研究发现,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使水稻、小麦、玉米单产平均分别达到8.5、8.9、14.2吨/公顷,实现了最高产量潜力的97%-99%,这一产量水平与国际上同期生产水平最高的区域相当。研究证明,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在大幅度增产的同时,能够大幅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张福锁强调技术创新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减肥增效只是第一步,同步改善品种,栽培,灌溉等综合管理技术才是实现农业高产高效的核心环节,充分利用秸秆,有机肥沉降环境养分是实现提质增效、绿色发展、保护环境三维一体的重要前提。

新华网2018年7月12日报道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更多
标签: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