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毛之地”变身“绿色粮仓”

吉林日报 2017年11月21日 报道 浏览次数:

原文副标题:松原市重度盐碱地改良实验田获丰收

本报讯(记者孙翠翠)“每公顷水稻产量达到7850公斤!”当农业专家胡树文在松原市重度盐碱地改良实验田里公布测产结果时,现场一片沸腾。

实验田位于松原市深井子牧场,面积共10公顷。“这是块重度盐碱地,连草都不爱长,农民种啥啥不收。这几年,也用了一些盐碱地改良办法,效果不明显。今年长出这么好的水稻,还是第一次呀!”深井子牧场副场长崔彦彬异常兴奋。

据介绍,深井子牧场耕地面积7800公顷,水田3000公顷,旱田4800公顷,在盐碱地上种田,投入大,产出低,农民收入微薄。把盐碱地变成“大粮仓”,一直是当地农民的梦想。今年,牧场与松原市弘晟喷灌喷泉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引进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树文团队的新技术进行盐碱地改良,使“不毛之地”变身“绿色粮仓”。

胡树文介绍,利用新型土壤改良剂、抗盐碱专用肥料,配套沟渠设计、泡田洗盐、水肥管理等盐碱废弃荒地快速改造种植综合技术,已经在我省大安、通榆、镇赉、前郭等多个盐碱地区推广。使用这套技术改良后的盐碱土壤各项指标均接近正常土壤,生产出来的粮食经检测也达到绿色标准。

《吉林日报》2017年11月20日第1版报道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更多
标签: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