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棉田”成长记
棉田里的科学课
扎孔透气
测量棉苗高度
毕业留影
制图/尹莉
◎魏冠宇
十月初,清华附中永丰学校小学部两排校舍间的“半亩棉田”收获了,老师和孩子们自编自唱了这首《棉田之歌》:“翻开那天的日记,我看到了自然的神奇。打开我的绘画本,我尝到了收获的甜蜜。亲手播下一颗种子,呵护它长出了果实。采下洁白的小棉花,添上我彩色梦想。”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孙淼是棉田项目的大学生辅导员之一,她回想起第一次来时的情景依然觉得诧异:“当初棉田还是一片荒地,我们并没有觉得它真的会长出来!后来看到它长得那么高,我觉得很神奇。”
谷雨
“棉花种子怎么会是紫色的?这分明就是糖豆”
“手工村落要和城市互动,我们想到可以和学校产生联系,因为传统手工是教育中缺失的一部分。”从事城乡规划研究的农大副教授奚雪松,把土布纺织技艺和它的传承人郑芬兰从杭州介绍到了北京,在清永小学部开设了土布纺织兴趣班。今年3月,奚、郑二人和清永小学部主管校长杨莹探讨如何在教育中融合自然和人文,三个人看中了学校里半荒半野的半亩土地,灵光一现,把种棉搬进了校园。清永小学部的德育主任祁雯,听到“半亩棉田”这个项目的时候眼前一亮,事实上,她后来也成为了整个项目的半个校方负责人。
“半亩棉田”开始之初,不少人以为永丰学校是在做噱头,不相信他们真能种出棉花来。奚雪松请来农大棉学专家华金平教授,他推荐谷雨时下播,最好提前准备。4月15日,棉田从垄地开始,正式破土动工。孙淼很担心备土的质量:“把一片荒地变成农田需要翻土和排沟,小学生体力不足,自己也没经验。”于是,堆垄成了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作业,几个种过半辈子地的爷爷奶奶也斗志昂扬申请加入。
五天后的20日是谷雨,18行垄沟已经排好,半亩棉田播下了第一批种子。“棉花是白色的,种子怎么会是紫色的?这分明就是糖豆。”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不认识棉籽,更想不到为免虫蛀,种皮上涂了一层紫药水。老师们刚一拿出种子,差点被哄抢分食。
开工以后,小朋友根本不知道要把种子种在哪儿。他们有的种在垄沟里,有的种在垄上。尽管华金平和奚雪松事前给老师同学们做了培训,并且带着大家播种,现场还是出了不少问题。“种坑要挖20厘米深,然后浇一点水,放三颗种子。我们很紧张,孩子们毕竟不是专业农夫,我不知道我们这样教学他们是不是能够领会。挖坑、放种、覆土,之后还要覆膜、扎孔,小朋友兴奋得蹦蹦跳跳,后一个孩子可能就踩了前一个孩子播种好的苗坑,这一踩就夯实了。”奚雪松说。
老师要求学生“每隔30厘米挖一个坑”,可是过了很久还是没有挖完;到田上一看,孩子们每人手里攥着一把刻度尺,一个坑一个坑地测量,把间距不是30厘米的种坑全部填实,非要重新挖不可,还告诉老师说“差一厘米也不行”。祁雯提起这件事笑得合不拢嘴:“现在想来,他们太想看到这片棉花了,所以特别认真。早上刚种下去,有学生下午就问,老师,怎么还没发芽啊?”
生长
各科老师都从棉田里“挖”到了宝贝
播种以后,每个班分管一块责任田,负责照料两排棉花的生长。华教授嘱咐大家不要浇太多水,否则棉花容易死。回到杭州的郑芬兰提心吊胆,每天和奚老师通电话问情况,生怕棉花长不出来。杨莹、祁雯和其他老师也着急,如果棉花不发芽,怎么和孩子们交代?那段日子,老师和同学每天蹲在田上,扒着垄头找小苗,“跟神经了一样”。终于没有等得太久,播种后的第六天,棉芽破土而出了。
棉桃还没结出来,老师们就先尝到了甜头。“以前觉得备课难,教案怎么写都是死的。三年级数学讲测量,老师课上经常举的经典案例就是豆苗的生长,用动态的植物生长过程让学生体会和测量长度的变化。往年没有实物,孩子们要凭空想象,而且还不好操作。今年有了棉田,老师就把大家拉到地里实地测量,不仅有了实验环节,还让学生提前学会了统计图。孩子们学起来有兴趣、有情境,理解和掌握得也更扎实。”自此以后,各科老师都从棉田里“挖”到了宝贝。语文课围绕棉田写作文,英语课把和农耕相关的单词和课文一次讲清,美术课在棉田里画画,科学课用棉田做实验更是顺理成章。没有教学计划的强拉摊派,老师们却不约而同,都把教室扔到了户外。
一次语文课要求学生结合棉田活动学写小诗。几个喜欢《诗经》的高年级学生仿照古体诗格,作得有模有样:“棉兮籽兮,种于心兮。棉兮芽兮,耘吾手兮。棉兮蕾兮,结于汗兮。棉兮花兮,开吾志兮。”然而老师们还没有讲过“赋比兴”的修辞,是学生在田里自己写出来的。
六年级的武佳欣说起自己的发现,高兴得手舞足蹈:“老师分配了一个表格,让大家定期记录花朵的颜色和气味,有的花还会变色!我就观察到有一朵花本来是白色,下雨的时候收拢起来,变成紫色了!我放学的时候看一眼,第二天上学的时候再看一眼,就发现有了不一样。”
伴随着棉苗的生长,“半亩棉田”也成了各种校园活动的田野。高年级学生在奚雪松的指导下,绘制棉苗成长的阶段过程,有的甚至还做出了逐页动画本,令奚雪松惊叹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完全不输大学生。棉桃即将丰收的时候,音乐老师和孩子们谱好了第一支校园歌曲,文章开头那首《棉田之歌》几乎成了非正式的校歌。棉桃尚未收获,成果已经让人惊喜和感动。
这段期间大学生辅导员们也没闲着。孙淼和自己的同学刘芳辛、陶彦利,定期把棉花的长势拍成照片发给华教授,结合棉花的长势指导孩子们洒药、打顶。“隔一段时间不来,再来就发现棉花长高了不少。”7月12日,孩子们在棉田里发现了第一个棉铃。
昆虫
孩子们特别开心,全都拿回家养
害虫会影响棉桃的生长,半亩棉田的虫害主要是蚜虫。有学生发现,棉花上的蚜虫都只在叶子下面活动,不会到叶片上面来。针对这个现象,学生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谁也不服谁。有的说是因为虫子怕光,躲在叶子背面可以遮阴;当即就有同学反驳,蚜虫如果畏光,大可只在晚上活动,白天藏在土里。还有学生猜测,在背面可以躲避天敌、蚜虫的食物可能分布在叶子背面。看到孩子们热衷科学研究的样子,老师们喜出望外,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查资料。“我们这些老师也没种过棉花,就是靠专家来给大家讲课,这些知识可不是教学大纲里能找到的。”祁雯说。
华金平让孩子们回忆自己见过的落叶,是不是大都背面朝上。“叶片的组织背面轻、正面重,这是因为背面的组织排布更疏松。蚜虫用口器刺吸叶汁,从背面插入更容易。”他还说,正面叶表温度较高会抑制蚜虫的繁殖,雨水和粉尘还会抑制蚜虫的生长。
“看我把你们都抹下去!”学生们自发组织除虫,男生们冲锋在前。用水泼、用毛笔刷、用菜叶吸引,什么办法都有。有同学发现有蚜虫的地方就有蚂蚁,想用它们把蚜虫吃尽,后来发现蚂蚁不仅不吃,反而保护蚜虫;他查资料发现,蚂蚁喜欢吃蚜虫的分泌物,两者是共生关系。不甘心的他后来找到了蚜虫真正的天敌草蛉虫,给除虫立了一功。“有很多原来课上不爱说话的孩子变得特别活跃,提出的问题也颇具挑战性,甚至老师都难以回答。”老师们都觉得,这是一场课堂变革,把知识的单方面灌输变成了共享。
“蚜虫、豆虫、蚂蚁、瓢虫、蜻蜓、螳螂,都见到了,孩子们特别开心,全都拿回家养。”祁雯拿出手机,给我们展示她拍的一段视频,一只将近10厘米长的豆虫抱在铅笔上蠕动,“这是一个学生逮到给我们看的。我觉得好多年看不见的昆虫,都随着这块棉田回来了,大人们特别怀念。”
四年级的小姑娘谢彤向我们吐槽:“我们班有个淘气的小男孩,性子很直。每次除虫时他都帮我们抓虫子,说是怕我们害怕,女生都觉得他特别勇敢;可是他捉到虫子以后还不扔,放到桌斗里面吓唬我们。他也观察虫子,抓到的毛毛虫、棉铃虫,他把它们带回家,养了一个暑假。这学期他还把虫子带到学校玩,有一次他把虫子带到信息教室里,幸好没有爬到机器里面,不然他妈妈要赔偿的。”老师们听了这话笑得前仰后合。
毕业
同学们好像被棉花“洗脑了”一样
今年已经升入初中部的毕业生白文蕾,冒着小雨回到学校,特地来看老师和棉田。虽然小学生活早已画上句号,刚刚升入初中的她还有些不适应,觉得回到小学就像回家一样。雨中的棉株耷拉成一大片,但她还能一眼看出每一班的责任田。“最里面的一排就有我种的,离校的时候棉株和我齐腰高,毕业典礼那天我还除了最后一次草。这次我想回来看看我们班种的那些棉株被哪个班接管,长势好不好。”
今年暑假中的8月,祁雯也总惦记着棉田,因为那时正在结铃。两米高的棉秆,走进田里就像在森林里一样,从下部开始,棉桃一朵朵往上结,到顶上结出棉花以后,棉秆就塌下来了。“专家看过棉田,说长势比大面积种植的农场要好,同等面积的一块田地只能结150斤,而这块棉田预计能结200斤棉花。”
白文蕾说,自己对小学记忆最深的,除了老师和同学以外就是棉田了。同学们好像被棉花“洗脑了”一样,校园中所有事情都和棉田有关,生活中一切话题也都围绕着棉花展开。有的家长一开始不关注“半亩棉田”,经过孩子们在家念叨,也关心起棉花的生长情况了;如果不是棉桃数量不够,许多父母也想到学校和孩子一起采摘。“上初中以后,我的同学去了不同学校,大家都还在班群里讨论,什么时候回小学摘几朵自己种的棉桃,这会是对我们的小学生活非常珍贵的纪念。”
除了作为纪念,棉田的成果还成为一项知识资本,可以给初中新同学们“显摆显摆”。“‘半亩棉田’对生物课很有帮助。我们课上前一阵子在讲生物链,现在正在讲植物。因为观察过田里各种虫子的生活和棉株的结构,我的小学同学都得心应手。他们课上老举手说‘我小学种过’,比其他同学能多答出很多问题、甚至替老师讲半节课,在班里很有自信。许多新同学对种棉感到好奇,非常羡慕我们的经历。”第一期棉田的记忆已经在这届毕业生心中深深扎根,在他们六年的学习生活中,这是最珍贵的礼物。
“半亩棉田”真的很神奇,就像孙淼说的,本来没有期待它长成一片,但当你怀疑它的时候,它就已经在开花结果。
“棉”熟蒂落
用自己种的第一批棉花从头开始做书皮
10月9日,学校开展了一场采摘节。清华附中校长、清永法人校长王殿军,看到这片丰收的棉田想起了四十年前。“我的母亲带着我到地里把棉花摘回来,我帮她纺线,看着她织布,变成我身上的衣服。现在我在校园里看到这片棉田,由衷感动。”
清永小学部的行动远没有在棉桃种植上结束,他们要推进的是纺线、染线、织布、文创制作的全过程。“我们往往有一个刻板印象,好像女孩更适合织布,这是因为女性织布符合传统认知。其实我们发现男孩子操纵起织布机来更灵巧,他们对机械的领会让布织出来特别好看。”上一学期的土布纺织课,让老师们坚定了开展后续课程的信心,这项传统手工艺适合女生,也适合男生操作。
“上学期孩子们用棉布做了一张自己的书皮。塑料的书皮扔掉以后会污染环境,土布书皮好看、结实,还环保。”如果说之前的书皮制作还仅仅是半成品加工,从现在起,孩子们就要用自己种的第一批棉花从头开始做书皮了。“孩子们对文创产品的兴趣很浓厚,如果拿到学校的文化节,或者‘小巷三寻’的全国环保书皮阅读季展览活动上,由他们自己介绍和展销,一定吸引人的眼球。”
在这个庞大的课程体系中,除了各种纺织类的操作课程,各种和耕织文化相关的知识也会纳入课程研发序列中。“《三字经》《木兰诗》,还有很多历史故事都和耕织有关,这也是孩子们应该继承发扬的传统文化。”华金平在第一期“半亩棉田”即将结束时说,“我一辈子都是管量产的,真没想到还能和教育结合!”
杨莹回忆“半亩棉田”半年来的历程,感慨良多。“老师们本来担心会有孩子去薅苗,可实际上没有一个人去伤害这块地,大家把幼苗当成自己的宝贝,孩子们热爱自然的天性被激活了。这个项目做起来过程很艰难,但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精神,自觉、责任心和爱心,这些创新培养和品格培养的要素都一一体现出来了。太多人对这片棉田付出了感情,它不仅仅是一片土地和上面的作物,老师和学生也在这片地上共生共长。”
供图/清华附中永丰学校小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