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走近青年教师学术交流互助组(图文 )

潘彩清 2014年04月21日 报道 浏览次数:

  中午12点,正是午餐时间,而农学院不少年轻教师却匆匆往西区玉米中心楼赶去。在一楼一间教室里,已经有一些老师聚在这里,一边吃快餐、一边听讲座,后进来的教师找不到空座,只好端着盒饭站着,边吃边听。16日的这次讲座,主讲席上农学院高俊平教授、徐明良教授正在给大家讲授如何申请课题立项、论文发表、学生培养及如何管理好实验室,很多人吃饭的过程中,不时放下筷子做笔记。

          

  高俊平结合自身经历为大家讲述了课题立项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他与大家交流:项目的确立,离不开行业的支持;选题要从基础问题入手,并要关注国际性前沿;资金申请方面要向大学科学习,而过程中学院的审核把关,对顺利申请非常有益。他还向大家建议,所有的研究工作要成体系,要与产业结构有关。徐明良交流的是自己教学经验和体会,在学生培养及实验室管理方面的经验。他说,实验室是一个整体,老师要用心对待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要激发学生们对实验的兴趣,帮助他们提高论文写作水平。他以自己的实验室为例,分享了自己实验室的做法;并剖析制定实验计划和定期汇报总结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明白做实验是要有付出的,继而学会尊重他人的科研成果。

  这是农学院青年教师学术交流协同互助组主题活动之一。2013年4月,农学院创建青年教师学术交流协同互助组,每月举行一次活动,同时还借此积极发动老师们参加学院、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互助组是个非行政化的教师互助组织,教师自发组织、自愿参与,不作强制、没有报酬,却吸引了全院九成青年教师参与,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据互助组秘书长张小兰教授介绍,互助组旨在“搭建青年教师交流平台、突出交叉学科优势互补、寻求解决科研难题办法、促进青年教师协同创新”。

  2013年4月28日,青年教师学术交流协同互助组开展的首次活动,20人参加,大家彼此认识交流,气氛非常热烈,学院也非常重视,所有院领导都参加了活动。从那时开始,到2014年4月,互助组已经举办了9次主题活动,先后邀请了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邓兴旺教授在内的专家、学者与青年教师分享经验,共同交流。

   

         

  学术交流是互助组的主打。除了科研工作的心得交流,互助组也关注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当年9月,互助组在学院大力支持下,开展"名师指教"活动——活动首先由参加学校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的蔬菜系教授张小兰、植物病理系副教授周涛进行教学演示;由国家教学名师刘庆昌,北京教学名师高丽红、彩万志现场分别从他们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手段的启发性、课件制作的技巧性、板书效果、表达技巧、课堂互动、氛围营造、时间掌控等方面对两位老师进行现场点评和生动演示。许多师生站立听讲到活动结束。参加活动的老师表示,听取其他教师授课和资深教师传授讲课技巧、方法受益匪浅,明确了需要继续改进的地方,学会了挖掘教学创新点,也体会到教师应该是课堂的导演,今后还会进一步钻研教学规律,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到2013年底,青年互助组吸纳的青年教师人数,扩充到50多人。12月17日,植物病理学系教授孙文献和和昆虫学系副教授安春菊分别就“黄单胞菌三型分泌效应蛋白的功能分析”和“亚洲玉米螟天然免疫反应分子机制研究的初步发展”作了学术报告。在讨论中,教师们表露了得到更多帮助指导、与其他专业实验室加强合作的想法,现场也就学术或生活方面提出问题。

         

  互助组也吸引了校领导的关注。副校长李召虎在参加了4月16日的互助组活动时肯定:青年教师互助组既重视科研创新、也注重对学生的培养,“为教师们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同时为各学科间的交叉合作创造了机会”。他说,科研要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和发展,科研工作者应该敢于跨出学科边界进行学科交叉,拓宽学科领域。目前有些研究都只集中在一个老师、一种思想、一门学科上,老师们应该与其他领域的老师合作,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法会使科研工作事半功倍。他也希望农学院院青年教师互助组这一交流方式在校园里更多地推广,推动学校的创新研究,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和成长。

  借助这样一个平台,平日肩负着繁忙的教研工作的“青椒”们,一起聊聊遇到的困惑或问题,如“SCI写作、投稿,怎样不放弃而取得最终的胜利”、“选择一个适合自身特点、更符合实验室发展方向、与同道携手并肩、共创辉煌的专业”等,在沟通中理解、提高。4月16日,几位第一次参加活动的新成员表示,短短的两个小时,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共鸣、互助”,更体会到了催人奋进的力量,“第一次来参加活动,有种找到家的感觉。”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更多
标签:青年互助组 农学院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